时间: 2025-05-06 20: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1:35
残雨如人语,无声复有声。为谁写幽怨,竟夕不分明。地僻秋心早,梦寒江水生。江波一双鲤,应到越王城。
残存的雨滴仿佛在诉说着人间的故事,无声却又有声。为了谁而写下这深沉的怨恨,直到夜晚也难以分辨。偏僻的地方,秋天的心情早已到来,梦中寒冷的江水渐渐流淌。江水中的一对鲤鱼,应该已经到达了越王城。
“越王城”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越国王城,历史上与越王勾践的故事相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理想归宿的向往。
作者介绍:彭泰来,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往往探讨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情感的抉择。
《残雨》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开篇的“残雨如人语”便引人入胜,雨水的滴落声仿佛在诉说着人世间的种种情感,尽管无声,却让人感受到深切的情感共鸣。接下来的“为谁写幽怨”,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怀愁与苦闷,令人思考其背后的故事。
此外,诗中提到的“地僻秋心早”与“梦寒江水生”展示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对孤独的体验,秋天的到来带来了内心的惆怅。最后的“江波一双鲤,应到越王城”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希望与寄托,鲤鱼象征着美好与理想,暗示着尽管现实中充满了不如意,但仍然有向往与追求美好的力量。
整首诗在意境上相当深远,情感上也颇为复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自身情感的多重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怀念与希望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探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无声复有声”表达了什么?
“江波一双鲤”象征着什么?
诗人提到的“越王城”有什么历史背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