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53
拂檐诃子落秋阴,重向方池照古心。
青岁回头人影月,黄尘弹指去来今。
虞祠片石寒山在,乐令遗踪画省深。
昨日西湖街上过,推敲畏续浪仙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秋阴笼罩,檐下的枫树叶飘落。诗人再次凝视着方池,似乎照见了自己古老的心境。回首往昔,青春的岁月如影随月,黄尘滚滚之间,时光在指尖悄然流逝。虞祠旁的石头和寒山依旧在,而乐令的遗迹则在深远的画境中。昨天我路过西湖的街道,想要细细推敲那浪仙的吟唱,却又心生畏惧。
作者介绍:彭泰来,清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时代,其诗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常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作者在西湖边的闲逛中,感受到时间流逝与青春的回忆,因而写下。西湖作为文化象征,常常被文人墨客所咏叹。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感受,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哲思。开头两句以“拂檐诃子落秋阴”引入,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秋天的落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正如人们在时光中渐行渐远。
“青岁回头人影月”一句,回首青春岁月,似乎在追忆那些美好时光,然而“黄尘弹指去来今”则提醒我们,岁月如梭,转瞬即逝,令人感慨。接下来的“虞祠片石寒山在”,则引入了更深的文化内涵,虞舜的祠堂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而“乐令遗踪画省深”则表达了对往昔文化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追寻那些遗落的音律与情感。
最后两句“昨日西湖街上过,推敲畏续浪仙吟”,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对古人诗歌的敬畏与思考。西湖的美景与古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心灵的共鸣。整首诗在时光的流逝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探讨了时间的流逝、青春的回忆以及对文化的敬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拂檐”主要指什么?
“青岁回头人影月”这句中“青岁”指的是什么?
诗人提到的“虞祠”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彭泰来的《诃林小住宾谷先生画像刻石适成感赋》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彭的诗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深刻反思,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身世之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通过不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展示了各自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