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4:23
原文展示:
秦中感怀寄江外知己 寇准 〔宋代〕
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 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 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 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白话文翻译:
我思念你,你我隔着江海,时间已到秋天。 蝉在关外的树上鸣叫,而我独自站在水边的楼上。 即使头发已白,我仍在搜寻诗句,时局清明,我依然在旅游。 在漫长的夜晚,我遥想着你,无法入睡,面对着孤独的小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他曾任宰相,以直言敢谏著称。寇准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在秦中(今陕西一带)时,思念远在江外的知己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秋天的孤独和寂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知己的思念。诗中“念子隔江海”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思念的对象和距离的遥远。“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蝉鸣和孤独的人形成对比,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反映了诗人即使年老,依然热爱诗歌和旅游,展现了他的不屈不挠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则深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表达了在漫长夜晚中无法入睡,只能对着孤舟沉思的情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和孤独。诗人通过对远方知己的思念,以及在秋天的孤独和寂寞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念子隔江海”中的“念子”指的是什么? A. 思念儿子 B. 思念朋友 C. 思念妻子 D. 思念故乡 答案:B
诗中“发白犹搜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年老但依然热爱诗歌 B. 诗人年老但依然热爱旅游 C. 诗人年老但依然热爱政治 D. 诗人年老但依然热爱战争 答案:A
诗中“遥思当永夜”中的“永夜”指的是什么? A. 永远的夜晚 B. 漫长的夜晚 C. 短暂的夜晚 D. 明亮的夜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