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邺中和崔迈著作

《邺中和崔迈著作》

时间: 2025-05-02 14:25:10

诗句

独倚空楼畏景残,凝眸魂断楚云端。

猿清好杂江声听,山远宜和霁色看。

鸟掠平芜堪入画,风来危槛欲生寒。

萧萧前浦归帆静,落日长吟且凭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5:10

原文展示:

独倚空楼畏景残,凝眸魂断楚云端。猿清好杂江声听,山远宜和霁色看。鸟掠平芜堪入画,风来危槛欲生寒。萧萧前浦归帆静,落日长吟且凭栏。

白话文翻译:

独自倚靠在空荡的楼阁上,害怕美好的时光即将消逝,凝视着远方,仿佛灵魂已飞到楚地的云端。猿猴的清啼与江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听起来格外悦耳;远山在晴朗的天色中显得更加宜人。鸟儿掠过平坦的草地,宛如画中景致;风吹过高高的栏杆,带来一丝寒意。前方水边归来的帆船静静停泊,夕阳下我长声吟咏,倚着栏杆沉思。

注释:

  • 畏景残:害怕美好的时光即将消逝。
  • 凝眸:凝视。
  • 楚云端:楚地的云端,比喻远方。
  • 猿清:猿猴的清啼。
  • 江声:江水的声音。
  • 霁色:晴朗的天色。
  • 平芜:平坦的草地。
  • 危槛:高高的栏杆。
  • 萧萧:形容风声。
  • 前浦:前方水边。
  • 归帆静:归来的帆船静静停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这首诗可能是寇准在邺中(今河北临漳)时,怀念远方的朋友或亲人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楼上远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楼上远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独倚空楼畏景残”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担忧,而“凝眸魂断楚云端”则进一步以远方的云端比喻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后文通过对猿声、江声、远山、鸟儿、风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倚空楼畏景残:诗人独自倚靠在空荡的楼阁上,害怕美好的时光即将消逝。
  2. 凝眸魂断楚云端:凝视着远方,仿佛灵魂已飞到楚地的云端,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
  3. 猿清好杂江声听:猿猴的清啼与江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听起来格外悦耳。
  4. 山远宜和霁色看:远山在晴朗的天色中显得更加宜人。
  5. 鸟掠平芜堪入画:鸟儿掠过平坦的草地,宛如画中景致。
  6. 风来危槛欲生寒:风吹过高高的栏杆,带来一丝寒意。
  7. 萧萧前浦归帆静:前方水边归来的帆船静静停泊。
  8. 落日长吟且凭栏:夕阳下我长声吟咏,倚着栏杆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凝眸魂断楚云端”中,以楚地的云端比喻远方,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
  • 拟人:“风来危槛欲生寒”中,风被赋予了生命,仿佛能够感受到寒意。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猿清好杂江声听,山远宜和霁色看”,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楼:象征孤独和寂寞。
  • 楚云端:比喻远方,象征思念。
  • 猿清:猿猴的清啼,象征自然的和谐。
  • 江声:江水的声音,象征宁静。
  • 霁色:晴朗的天色,象征美好。
  • 平芜:平坦的草地,象征宁静。
  • 危槛:高高的栏杆,象征孤独。
  • 归帆静:归来的帆船静静停泊,象征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凝眸魂断楚云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远方的朋友 B. 远方的亲人 C. 远方的风景 D. 远方的故乡

  2. 诗中“猿清好杂江声听”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猿猴的清啼与江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B. 猿猴在江边嬉戏 C. 江水在猿猴的啼声中流淌 D. 猿猴在江水中游泳

  3. 诗中“风来危槛欲生寒”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远方的亲人
  2. A. 猿猴的清啼与江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3. B. 拟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也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杜甫《登高》:这首诗同样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寇准的《邺中和崔迈著作》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但寇准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王之涣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寇准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寇准的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游灵谷 九日不出邻墙木芙蕖盛开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 九日再登金鳌阁 九日郡楼独坐 九日登少室绝顶同裕之分韵得萝字 九日期登高不果遂集王郎中钦佩青溪上限韵 九日 九日 九日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动 巾字旁的字 诳罔 分文不少 包含精的成语 乱世凶年 戈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表扬 斤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募兵制 宴衎 兵强则灭 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举手力 一洼死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