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喻凫春归江南

《送喻凫春归江南》

时间: 2025-04-26 06:37:52

诗句

去年登第客,今日及春归。

莺影离秦马,莲香入楚衣。

里闾争庆贺,亲戚共光辉。

唯我门前浦,苔应满钓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52

原文展示: 送喻凫春归江南 顾非熊 〔唐代〕 去年登第客,今日及春归。 莺影离秦马,莲香入楚衣。 里闾争庆贺,亲戚共光辉。 唯我门前浦,苔应满钓矶。

白话文翻译: 去年考中进士的朋友,今天随着春天的到来归乡。 黄莺的影子随着秦地的马儿离去,莲花的香气渗入楚地的衣裳。 乡里的人们争相庆祝,亲戚们共享荣耀的光辉。 只有我门前的水边,苔藓应该已经覆盖了钓鱼的石矶。

注释:

  • 登第:指考中进士。
  • 莺影:黄莺的影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秦马:秦地的马,指北方。
  • 莲香:莲花的香气,象征江南。
  • 楚衣:楚地的衣裳,指南方。
  • 里闾:乡里。
  • 钓矶:钓鱼的石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是顾非熊为送别友人喻凫春归江南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以及自己孤独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重视科举,考中进士是极大的荣耀。诗中友人喻凫春归江南,可能是因考中进士后归乡,乡里人们争相庆贺,而诗人自己则感到孤独,门前浦边的苔藓满钓矶,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春天的喜悦。诗中“莺影离秦马,莲香入楚衣”一句,巧妙地将北方的春天与南方的春天相结合,表达了友人从北方归来的情景。后两句“里闾争庆贺,亲戚共光辉”,描绘了乡里人们的热烈庆祝场面,而“唯我门前浦,苔应满钓矶”则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登第客,今日及春归。
    • 这句诗点明了友人去年考中进士,今天随着春天的到来归乡。
  2. 莺影离秦马,莲香入楚衣。
    • 这句诗通过莺影和莲香,象征性地表达了友人从北方归来的情景,以及江南春天的气息。
  3. 里闾争庆贺,亲戚共光辉。
    • 这句诗描绘了乡里人们的热烈庆祝场面,以及亲戚们共享荣耀的情景。
  4. 唯我门前浦,苔应满钓矶。
    • 这句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门前浦边的苔藓满钓矶,象征着诗人的寂寞。

修辞手法:

  • 比喻:“莺影离秦马”和“莲香入楚衣”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友人归乡的情景。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莺影”对“莲香”,“秦马”对“楚衣”,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友人归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春天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意象分析:

  • 莺影:象征春天的到来,友人归乡的情景。
  • 莲香:象征江南的春天,友人归乡的目的地。
  • 苔满钓矶:象征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莺影离秦马”中的“秦马”指的是什么? A. 秦地的马 B. 秦朝的马 C. 秦岭的马 D. 秦淮的马 答案:A

  2. 诗中“莲香入楚衣”中的“楚衣”指的是什么? A. 楚地的衣裳 B. 楚国的衣裳 C. 楚江的衣裳 D. 楚山的衣裳 答案:A

  3. 诗中“唯我门前浦,苔应满钓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悲伤 D.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
  • 杜甫《春望》: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顾非熊《送喻凫春归江南》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顾非熊的诗更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友人的深情送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详细解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特点和鉴赏方法。

相关查询

山中五咏。春早 逢庄纳因赠 送张南史(效何记室体) 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 送归中丞使新罗 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与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赋之 寄振上人无碍寺所居 送唐别驾赴郢州 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 送安律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包含浸的词语有哪些 花脚猫 采字旁的字 丹之所藏者赤 宁考 摩开头的成语 昼日昼夜 車字旁的字 珍珠塔 閠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颐精养神 无路可走 余结尾的成语 枵腹从公 述録 伏局 冲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