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36
阳台路 次柳屯田韵
作者:吴湖帆 〔清代〕
水乡晚。伫粉尘絮扑,红香撩乱。
似高唐峡雨霏霏,寻梦楚云非远。
斜照上危阑,翠袖弄寒,紫衫呵暖。
凭谁惯。便怎携相将天女花散。
可是莲心中苦,凝露点珠宫蘸眼。
寸丝千缕,尽万绪罥愁何限。
浑无计笼纱绣幄,醉倚舞茅芳馆。
阳台畔。纵平生离情难遣。
在水乡的傍晚,我站在阳台上,细看飘荡的尘絮和满园的红花,心中是如此的纷乱。
好似高唐峡的细雨霏霏,那梦中的楚云似乎并不遥远。
夕阳斜照在高高的栏杆上,翠绿色的衣袖轻轻拂动,紫色的衣衫温暖着我。
不知是谁习惯了这样的景致,怎能将那天女花的芳香随意散去?
可是莲心中却满是苦涩,凝露点滴落在眼角。
细丝千缕,满是烦忧,无尽的愁绪如同无边的网,难以解脱。
我无计可施,只能醉倚在舞茅芳馆中,任凭这愁苦缠绕。
在阳台边,纵然平生的离情难以释怀。
吴湖帆(1894-1968),字子晦,号香山,江苏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的诗风多融汇传统与现实,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情感,作品常富有抒情和感伤的色彩。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情感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水乡晚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离愁别绪的感慨。
《阳台路 次柳屯田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水乡的傍晚,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愁苦。诗的开头通过“水乡晚”引入,瞬间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随后与内心情感的纠葛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伫粉尘絮扑,红香撩乱”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柔的美,似乎在描绘着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感。高唐峡的意象则使人联想到梦与现实的交织,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
诗中的“凭谁惯”一语,流露出一种无奈,似乎在质问谁能理解这种离愁别绪。接着,莲心中的苦涩与凝露点滴的眼泪,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苦痛和无助。整首诗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情感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愁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水乡晚”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高唐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
B. 梦与幻想
C. 乡愁
“莲心中苦”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痛苦
C. 忧郁
可以将吴湖帆的《阳台路》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二者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但在意象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吴湖帆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偏向豪放与洒脱,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