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0
几生馀习在,时复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
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
这几生的习惯依旧在,时不时地吟诵几句。
在夏天坐在苔藓覆盖的地方,走在深邃的桧树和柏树丛中。
进入山中已至白发苍苍,修行的道理依然是最初的心愿。
心境没有改变,徒然感叹寒暑的侵袭。
作者介绍:方干,唐代诗人,字子建,号云卿,江苏人。方干以诗歌见长,尤其在山水诗方面有较高成就,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方干在一次山中隐居生活时写成,表达他对修行生活的感悟与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这首诗体现了方干对人生、自然与修行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几生馀习”引入,表明诗人对于自身修行的执着与坚守,时常吟唱的行为不仅是习惯,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接着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苔藓与桧柏的意象,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宁静。进入山中“成白首”,诗人已然年老,却仍然初心不改,展现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与追求。最后一句“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更是将诗人的内心状态升华,尽管外界环境变化无常,但他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却始终如一,展示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修行的坚持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人生追求的初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方干的生平中,他以什么著称?
“心地不移变”中的“心地”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寒暑”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