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08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
作者:吴文英 〔宋代〕
螺屏暖翠。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
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
梅槎凌海横鳌背。倩稳载蓬莱云气。
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
应记。千秋化鹤,旧华表认得山川犹是。
暗解绣囊,争掷金钱游人醉。
笙歌晓度晴霞外。又上苑春生一苇。
便教接宴莺花,万红镜里。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大意为:
温暖的螺形屏风上笼罩着翠绿色的光辉。此时正是雾气卷起了暮色,星河在雨后清晰可见。街道上香气四溢,马车在轻柔的东风中行驶。梅花舟横跨海面,稳稳地承载着蓬莱的云气。宝阶斜斜地延伸,冰清玉洁的素影映照在夜空中,如清水般透明。
我想应该记得,千秋化作的鹤,旧日的华表依然可以认出这山川的模样。暗中解开绣囊,争相抛掷金钱,游人们都沉醉在此间。
晨笙歌声传到晴霞之外,又上苑中春生一芦苇,便可以在莺花中设宴,万红齐放如镜中的景色。
吴文英(约 1070-1130),字文英,号半山,晚号云间,宋代词人,以其婉约清丽的词风而著称。他的词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淡淡的愁思。
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吴文英在文人雅士圈中的崭露头角,创作灵感源于他对蓬莱阁的特殊情感,象征着人间仙境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展现了吴文英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观察与感悟。全诗以蓬莱阁为背景,结合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向往。开篇描写了灯屏的温暖与背景的暮色,营造出宁静温馨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丝惬意与安宁。接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街道上香气四溢、马车轻行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梅槎凌海的意象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逍遥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从理想的仙境回归现实,提到“千秋化鹤”的典故,反映出他对时光流逝与不变山川的感慨。最后,笙歌声的描绘,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令人沉醉于春日的美好与欢愉之中。整首词浑然天成,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吴文英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文英
D. 苏轼
“梅槎凌海横鳌背”中的“梅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舟
C. 一种树
D. 一种山
诗中提到的“千秋化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不老
C. 自由
D.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