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4
解语花·梅花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
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
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
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
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
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
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这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梅花情景。门口的绿意皱褶,通向苍茫的烟雾,春天即将来到江南岸边。傍晚的寒意如同剪刀般锐利,溪水的倒影斜斜地映出清浅的影子。飞舞的细雨在傍晚时分摇曳,散发出千里之外的隐约香气。仔细看那冰清玉洁的梅树,三枝梅花似乎在向我倾诉。夜晚温暖的云朵轻柔地覆盖着,伴随着清瘦的兰花,宛如箫声的柔婉。冷冷的云朵与荒凉的翠色交织,幽静处长久无言,暗自申诉着春天的怨恨。东风轻拂,想必是为那位词人所作的词卷而准备。欢愉未尽,烟雨朦胧的青黄交错,白天在阴暗的庭院中显得格外宜人。
作者介绍:吴文英(约 1090-1156),字德辉,号文英,南宋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清丽,情感细腻。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之际,作者常以梅花象征高洁的精神,表达自身的情感与志向。梅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喻指坚韧不拔的品格。
吴文英的《解语花·梅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梅花在春寒中的独特韵味。开篇便以“门横皱碧,路入苍烟”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清新的春天景象。接着,通过“暮寒如剪”的意象,体现出初春的寒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清冷的氛围。诗中“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飞霙弄晚”进一步突出了梅花在傍晚时分的意境,散发出的暗香让人陶醉,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思绪。诗中反复提及的梅花,不仅是自然界的景物,更是高洁品格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最后,诗人以“欢未阑”结束,虽然欢愉还未结束,但春天的阴霾似乎仍在,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整个词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让人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孤独的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春天的渴望与思考,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抱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暮寒如剪”是形容什么?
“飞霙弄晚”中“飞霙”指的是什么?
“欢未阑”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