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3
古香慢·赋沧浪看桂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怨娥坠柳,离佩摇葓,霜讯南圃。
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
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把残云胜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
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
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
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怨恨和对秋天的感伤。开头提到月亮下的嫦娥因思念而坠落在柳树上,佩饰摇曳生姿,仿佛在传递霜降的消息。词人漫步在桥边,倚靠在竹子旁,感受到寒冷的日暮。他询问月亮的游子,梦中飞翔在金风与翠羽之间。词人把残云比作无边的水面,暗中熏染着冷香,让人感到凄苦。此时,秋天的景象已经浩渺高远,唯有苍白的残照,谁来主宰这份孤独。露珠渗透肌肤,夜晚的约会却轻易错过。为了珍惜秋天的心情,词人把自己的心情剪碎,愈加肝肠寸断,走在满是珠尘藓的路上。怕重阳的到来,因为这将催促满城细雨的降临。
吴文英,宋代词人,字文英,号天竺,生于南宋时期。以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著称,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他的作品多描绘秋景、离别和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词创作于宋代的秋天,正值秋季的深沉与离别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忧愁与孤独感。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天的景象,结合了对离别的怨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开头以“怨娥坠柳”引入,嫦娥因思念而落于柳树的意象,立刻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通过“漫忆桥扉”和“倚竹袖寒日暮”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日暮时分的孤独感。
词中“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展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似乎在询问月亮中的游子何时归来。此时的意象更加生动,金风与翠羽的交织,描绘出秋天的美丽与惆怅。
后半部分则显得更加沉重,“秋澹无光,残照谁主”,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露水侵肌、夜约轻误,仿佛在表现一种错过的遗憾与无奈。最终以“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收尾,重阳将至,细雨纷飞,进一步加深了离愁别绪的情感。
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与敏感,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怨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怨娥坠柳”中的“怨娥”指的是谁?
诗中“金风翠羽”象征着什么?
“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