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 其二

《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0:17:40

诗句

两岸汀洲一浦分,隔帘啼鸟近相闻。

逶迤绿水绕春色,窈窕东风交浪纹。

杜若沙中香漠漠,蘼芜烟暖翠纷纷。

灵源不记东西路,千树桃花日又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7:40

原文展示:

两岸汀洲一浦分,
隔帘啼鸟近相闻。
逶迤绿水绕春色,
窈窕东风交浪纹。
杜若沙中香漠漠,
蘼芜烟暖翠纷纷。
灵源不记东西路,
千树桃花日又曛。

白话文翻译:

两岸的沙洲和水域相互分隔,
隔着帘子可以听到啼鸟的声音。
蜿蜒的绿水环绕着春天的景色,
柔和的东风与波浪交织在一起。
杜若在沙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蘼芜在温暖的烟雾中绿意盎然。
灵源的路途我已记不清东南西北,
千树桃花在夕阳中显得格外迷人。

注释:

  • 汀洲:指河边的沙洲。
  • :指河岸,水边。
  • 隔帘:指隔着帘子,这里表现出一种静谧。
  • 逶迤:形容水流的蜿蜒状态。
  • 窈窕:形容柔美、婀娜的姿态。
  • 杜若:一种香草,常生于水边。
  • 蘼芜:泛指一种草,象征春天的气息。
  • 灵源:指灵秀的源头,这里隐喻人生的道路。
  • 桃花:象征春天和美好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序,元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语言清新,风格婉约,擅长描绘山水与花鸟。其诗多蕴含哲理,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置身大自然之中,感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序的这首《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春日的自然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以“两岸汀洲一浦分”引入,展现出水岸分明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和谐的感觉。接着“隔帘啼鸟近相闻”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似乎在描绘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鸟鸣声从远处传来,令人感到亲近与温馨。

“逶迤绿水绕春色,窈窕东风交浪纹”一句,诗人用蜿蜒的绿水和柔和的东风描绘出春日的生机,充分展现了自然的多变与美丽。特别是“交浪纹”,不仅描绘了水波荡漾的景象,也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接下来,诗中提到的“杜若沙中香漠漠,蘼芜烟暖翠纷纷”,香草与烟雾的交织,表现出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芳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色彩与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间,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生命的繁荣。

最后两句“灵源不记东西路,千树桃花日又曛”,则引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难以追寻的迷茫感,但同时又被“千树桃花”所吸引,映衬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比让整首诗更加深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岸汀洲一浦分:描绘了河流两岸的沙洲,清晰地勾勒出界限。
  2. 隔帘啼鸟近相闻:通过“隔帘”增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突出鸟鸣的亲切。
  3. 逶迤绿水绕春色:蜿蜒的绿水环绕着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柔美。
  4. 窈窕东风交浪纹:东风轻拂,波纹交织,表现出春日的动感。
  5. 杜若沙中香漠漠:杜若在沙中散发香气,给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感觉。
  6. 蘼芜烟暖翠纷纷:蘼芜在烟雾中显得生机勃勃,传达出春的温暖。
  7. 灵源不记东西路:表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不确定。
  8. 千树桃花日又曛:桃花盛开在夕阳中,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相联系,寓意深刻。
  • 拟人:如“隔帘啼鸟”,使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汀洲:象征宁静与安逸的自然环境。
  2. 啼鸟:代表生命与亲近自然的感受。
  3. 绿水:象征生机与希望。
  4. 春色:代表新的开始与繁荣。
  5. 杜若与蘼芜:象征芬芳与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若”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香草
    • C. 一种花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几个方面?

    • A. 自然与人生
    • B. 战争与和平
    • C. 爱情与背叛
  3. 诗中“灵源不记东西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清晰明了
    • B. 迷茫与困惑
    • C. 自信与坚定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李序更注重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的气概与壮丽的山水。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李序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李序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阳宫侍宴应制得幽字 早入清远峡(一作下桂江龙目滩) 登北固山 广州朱长史座观妓 渡江汉 湖中别鉴上人 嵩山夜还 下山歌 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风木叹 人字头的字 千仞无枝 鞭擗进里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斤字旁的字 叶结尾的成语 贯穿融会 比字旁的字 磊落跌荡 锅贴儿 银山铁壁 龝字旁的字 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比义 表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