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2:46
入谷路萦纡,岩巅日欲晡。
岭云寒扫盖,溪雪冻黏须。
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
仍闻关外火,昨夜彻皇都。
进入山谷的路曲折蜿蜒,岩顶的太阳快要沉下去了。
山岭上的云寒冷地笼罩着,溪水上的雪冻得像粘着须子一样。
卧在草丛中的野兔,听到冰裂时像是怯懦的狐狸。
仍然能听到关外的火声,昨夜的火光照亮了皇都。
作者介绍:韦庄(841年-910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工于词,尤以婉约派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风光,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韦庄的生平经历较为坎坷,曾多次任职但屡遭贬谪,晚年归隐,心系故乡。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庚子年冬天,作者应邀至蜀地游历,表达了他对山水景色的感受和对时局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冬季的寒冷和山野的静谧,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雨霁晚眺》描绘了冬季雨后山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寒冷。在这首诗中,韦庄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局的感慨。诗的开头“入谷路萦纡”通过描绘道路的曲折,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曲折,接着“岩巅日欲晡”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即将落幕的氛围。
诗中“岭云寒扫盖,溪雪冻黏须”,运用了清晰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寒冷的气候和冰雪的凝重。自然景象与动物的描绘相结合,“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最后两句“仍闻关外火,昨夜彻皇都”,则让人联想到战乱的局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历史现实的交织,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时局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国家时局的忧虑,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入谷路萦纡”意指:
A. 道路直通
B. 道路曲折
C. 道路宽阔
“仍闻关外火”暗示:
A. 自然景象
B. 国家动荡
C. 生活安宁
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