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中酒

《中酒》

时间: 2025-04-26 20:27:18

诗句

南邻酒熟爱相招,蘸甲倾来绿满瓢。

一醉不知三日事,任他童稚作渔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7:18

原文展示:

南邻酒熟爱相招,
蘸甲倾来绿满瓢。
一醉不知三日事,
任他童稚作渔樵。

白话文翻译:

我家南边的邻居酒酿得正好,
邀我一同饮酒,酒满瓢中是清绿的酒。
喝得酩酊大醉,连三天的事都忘了,
任由那些孩童去做渔夫和樵夫。

注释:

  • 酒熟:指酒酿得正好,味道醇厚。
  • 蘸甲:这里的“甲”指的是盛酒的器具,意为用器具蘸酒。
  • 倾来:倾倒的意思,表示酒流入瓢中。
  • 绿满瓢:形容酒色如绿,满满一瓢。
  • 一醉不知:一旦喝醉,就不知道周围的事情。
  • 三日事:指三天内的事情,说明醉得很久。
  • 任他童稚:任凭那些年幼的孩子去做事。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明显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古人对饮酒和放松生活的态度,常见于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和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以词名重,诗风婉约,常描绘个人情感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诗歌繁荣的时期,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渴望放松和享受的心理。

诗歌鉴赏:

《中酒》是一首描写饮酒情景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与洒脱。诗的开头描绘了邻居的热情和酒的美味,通过“南邻酒熟”引入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接下来的“蘸甲倾来绿满瓢”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将酒的色泽与盛酒的器具结合,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饮酒的乐趣。

整首诗在表达醉酒状态时,使用了“一醉不知三日事”的夸张手法,突出酒后忘却烦恼的自在与逍遥。最后一句“任他童稚作渔樵”,则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忧无虑,仿佛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心中自有一片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韦庄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饮酒的推崇和生活的享受,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邻酒熟爱相招:邻居的酒酿得正好,热情邀请我来共享。
  • 蘸甲倾来绿满瓢:用器具蘸酒,倾倒入瓢,酒色清绿,满满一瓢。
  • 一醉不知三日事:喝得酩酊大醉,连三天发生的事情都忘了。
  • 任他童稚作渔樵:任凭那些孩子去做渔夫和樵夫,不再顾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绿满瓢”比喻酒的色泽,生动形象。
  • 夸张:用“一醉不知三日事”夸大醉酒后的状态,强调放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饮酒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放松,是对人生的一种洒脱态度,传达出一种享受生活的乐观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快乐与放松,体现出生活的享受。
  • 邻居:代表人际关系中的温暖和友好。
  • 童稚: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强调对生活的随性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邻”指的是哪里?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一醉不知三日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
    B. 放松
    C. 忘记
    D. 悲伤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韦庄的《中酒》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但韦庄更强调生活的洒脱与无忧,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饮酒文化的重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韦庄评传》

相关查询

钱仲耕殿撰侍郎挽诗二首 其二 酒蛤蜊 明发房溪二首 上已寒食同日後圃行散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 见潭师刘恭父舍人二首 食莲子三首 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 初六日过鄱阳湖入相见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阳开头的成语 灭开头的成语 商搉 包含架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长颈鸟喙 池开头的成语 松骨 色开头的成语 优游不迫 神摇意夺 己字旁的字 反复 牛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抔土巨壑 急骤 批毛求疵 骏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