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苏幕遮

《苏幕遮》

时间: 2025-05-03 22:28:17

诗句

水初生,天更远。

愁绪无根,早蔓斜阳岸。

挑菜湔裙都不见。

一派溪光,付与梅花占。

月依依,雪剪剪。

记得花间,衣上香难辨。

诉前游,寻语燕,可奈新雏,未省春风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8:17

原文展示:

苏幕遮
水初生,天更远。愁绪无根,早蔓斜阳岸。
挑菜湔裙都不见。一派溪光,付与梅花占。
月依依,雪剪剪。记得花间,衣上香难辨。
诉前游,寻语燕,可奈新雏,未省春风面。

白话文翻译:

水刚刚滋生,天空显得更加遥远。愁绪无处根植,早已蔓延到斜阳的岸边。
挑菜的身影和浸湿裙子的景象都再也看不见。一派溪水的光景,仿佛被梅花所占拠。
月光依依,雪花轻盈飘落。记得当年花间游玩,衣服上的香气难以辨认。
诉说着前次游玩的情景,寻找那燕子的语音,但无奈新雏未曾领略春风的面貌。

注释:

  • 水初生:指春天初至,河水刚刚开始融化流动。
  • 愁绪无根:忧愁没有根源,似乎无处不在。
  • 蔓斜阳岸:指愁绪在夕阳下蔓延,景象更加凄凉。
  • 挑菜湔裙:描绘挑菜的女子,裙子沾水的情景。
  • 溪光:溪水的光辉,象征自然的美。
  • 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春天的象征。
  • 月依依,雪剪剪:描绘月光柔和,雪花轻盈的意境。
  • 衣上香难辨:指花间游玩时香气缭绕,难以分辨其来源。
  • 新雏未省春风面:新生的小鸟尚未感受到春风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良年,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典雅,常常融合了感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苏幕遮”这一类词多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李良年创作时可能受到个人生活经历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幕遮”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内心的愁苦。首先,诗的开头“水初生,天更远”,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春水的复苏带来了生命的气息,但天空的遥远又显得有些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接着,诗人通过“愁绪无根”表达了内心的迷惘与无奈,愁绪像水一样蔓延,似乎不受控制。

词中“挑菜湔裙都不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图景,透出生活的恬淡与安逸。然而,随着“月依依,雪剪剪”的描写,夜晚的月光和飘落的雪花又增添了一层凄美,仿佛在叙述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诗人以“新雏未省春风面”结束,全诗在轻柔的叙述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新生与希望,但又隐隐透出对失去的感伤。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初生,天更远:春水刚刚融化,天空显得更加遥远,暗示生命的复苏与孤独感。
  2. 愁绪无根,早蔓斜阳岸:愁绪无处不在,像斜阳下的阴影,弥漫在岸边。
  3. 挑菜湔裙都不见:田园风景中,挑菜的女子和湿裙的身影都消失了,表现一种空旷和孤寂。
  4. 一派溪光,付与梅花占:溪水的光辉映衬着梅花的高洁,象征着自然美的和谐。
  5. 月依依,雪剪剪:描绘夜晚的月光柔和,雪花轻盈,形成一种幽静而美好的氛围。
  6. 记得花间,衣上香难辨:回忆起花间游玩的时光,衣服上的香气却难以分辨,暗示记忆的模糊。
  7. 诉前游,寻语燕:诉说着往日游玩的情景,寻找燕子的声音,表现对往昔的怀念。
  8. 可奈新雏,未省春风面:无奈新生的小鸟尚未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象征着对新生的期盼与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绪比作水流,体现出愁苦的无形与无处不在。
  • 拟人:月光和雪花被赋予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人生苦楚的思考,尽管春天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但也伴随着孤独与忧伤。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希望的复苏。
  • :代表孤独与思念。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初生,天更远”中的“更”字意思是: A. 更加
    B. 以前
    C. 之后
    D. 一样

  2. “月依依,雪剪剪”中“剪剪”形容的是: A. 雪的厚重
    B. 雪的轻盈
    C. 雪的颜色
    D. 雪的数量

  3. 诗中提到的“新雏”指代的是: A. 新出生的小鸟
    B. 新花开的梅花
    C. 新生的植物
    D. 新来的朋友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日的怀念与对春天的感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李良年 vs. 李清照:两者都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但李良年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生命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对爱情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读》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语言艺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金沙花 赠萧炼师公弼 泊曹家沙 满替在眼即景赋二首 下江 岳园醉宿二首 其一 秋夜冥客歌 寄别余明远 程申叔来备言近况因与之饮 病中步入蔡公桥村落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日饮亡何 文业砚田 水乳不分 黑字旁的字 世事洞明 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星火 老大徒伤 擒治 丫头片子 包含溘的词语有哪些 誓无二志 无可置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