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苏幕遮二首 其二

《苏幕遮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2:11:50

诗句

湿鸳绡,寒麝炷。

一样今宵,抛却春三五。

别后月圆知几度。

不信天涯,犹有团圞处。

卜金钱,裁尺素。

鹊语灯花,总是无恁据。

五月江城书到否。

拥髻开缄,一枕黄梅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11:50

原文展示:

湿鸳绡,寒麝炷。一样今宵,抛却春三五。别后月圆知几度。不信天涯,犹有团圞处。卜金钱,裁尺素。鹊语灯花,总是无恁据。五月江城书到否。拥髻开缄,一枕黄梅雨。

白话文翻译:

湿润的鸳鸯绡,散发着寒冷的麝香。今晚的情景,与往年春天的三五佳期一样。我不知道分开后,月亮又圆了几次。不相信天涯海角,仍然有团圆的地方。算命时,裁剪白纸。喜鹊在灯下鸣叫,但这些都没有实在的依凭。五月的江城,不知你来信了吗?头发盘起,打开信封,正好一枕黄梅时节的雨。

注释:

  • 湿鸳绡:鸳绡是一种轻薄的丝绸,湿润的状态暗示着温柔的情感。
  • 寒麝炷:麝香是香料,寒意指氛围的清冷。
  • 抛却春三五:春三五是指农历三月五日,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时光。
  • 团圞处:团圆的地方,表达了对团聚的向往。
  • 卜金钱:算命,占卜的方式。
  • 裁尺素:裁剪的白纸,可能指写信或记录的工具。
  • 鹊语灯花:喜鹊在灯下鸣叫,象征着传递信息或情感。
  • 拥髻开缄:盘起头发,打开信封,暗示着期待来信的心情。
  • 黄梅雨:指梅雨季节的雨水,象征着忧愁或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清代著名词人,生于清朝中期,以其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离愁别恨,常常渗透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创作背景:

《苏幕遮二首 其二》写于李慈铭的生活时期,正值清代的繁华与动荡交替之际。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团聚的渴望。

诗歌鉴赏:

李慈铭的《苏幕遮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团圆的期盼。开篇以“湿鸳绡,寒麝炷”引入,给人一种温柔却又寂寥的氛围,湿润的鸳鸯绡和寒冷的麝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别后月圆知几度”的疑问,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迷茫,似乎在问自己与爱人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而“不信天涯,犹有团圞处”则流露出一种希望,尽管身处异地,仍然相信有重聚的可能性。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提到“卜金钱,裁尺素”,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来信的期待,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渴望与爱人交流的迫切心情。

最后一句“拥髻开缄,一枕黄梅雨”,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出一个充满思念和柔情的画面,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湿鸳绡,寒麝炷。:湿润的鸳鸯绡,营造出一种柔弱之美,寒冷的麝香则暗示着孤寂。
  2. 一样今宵,抛却春三五。:今晚的景象和往年的春天一样,但却失去了那份温暖。
  3. 别后月圆知几度。:自从分别以来,月亮又圆了多少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
  4. 不信天涯,犹有团圞处。:尽管身处天涯海角,仍然相信有重聚的机会,体现出对情感的坚定。
  5. 卜金钱,裁尺素。:算命与写信的结合,表达出对未来与情感的期待。
  6. 鹊语灯花,总是无恁据。:喜鹊的鸣叫与灯下的花,象征着信息的传递,但却缺乏实质的证据。
  7. 五月江城书到否。:询问五月的江城是否有来信,突显了对沟通的渴望。
  8. 拥髻开缄,一枕黄梅雨。:盘起头发,打开信封,正好在黄梅雨时节,暗示思念与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湿鸳绡”比喻柔情,营造情感氛围。
  • 拟人:如“鹊语灯花”,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卜金钱,裁尺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团聚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在面对时间与距离时的无奈与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湿鸳绡:象征着柔情与温暖。
  • 寒麝炷:暗示着孤独与思念。
  • 月圆:象征着团圆与美好时光。
  • 黄梅雨:代表着愁苦与思念的季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湿鸳绡”象征什么?

    • A. 思念
    • B. 温柔
    • C. 孤独
    • D. 快乐
  2. “别后月圆知几度”中的“月圆”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圆满
    • B. 时间的流逝
    • C. 亲人的团聚
    • D. 孤独的思念
  3.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

    • A. 不信天涯,犹有团圞处
    • B. 拥髻开缄,一枕黄梅雨
    • C. 卜金钱,裁尺素
    • D. 湿鸳绡,寒麝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苏幕遮二首 其二》更加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离别的惆怅,而《如梦令》则更多地描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幸福的向往。两者都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李慈铭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李清照与李慈铭的词作比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行杯 其四 上行杯 其三 上行杯 其二 上行杯 其一 上行杯 无题 上行杯·草草离亭鞍马 千年调 千年调 汪松年为西京日报年刊索词 千年调 北江晚望 千年调 春夏之交的薤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盛极一时 圆妙 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婉媚 百战无前 邑字旁的字 不胜其苦 士字旁的字 浩气长存 音字旁的字 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生关死劫 日字旁的字 丛翳 伎船 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家长理短 包含床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