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述怀

《洞仙歌 述怀》

时间: 2025-05-10 08:00:14

诗句

道家门户,寂淡清虚好。

荣耀矜夸自无扰。

向午窗、披玩道德南华,除此外,闲弄丝桐一操。

秋光未老。

锦树屏山绕。

适性携筇任登眺。

对茫茫鲸海,触目琉璃,天一色、何必搜穷密妙。

待他年、功满化飞仙,越烟浪云涛,直趋蓬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00:14

原文展示:

道家门户,寂淡清虚好。
荣耀矜夸自无扰。
向午窗披玩道德南华,
除此外,闲弄丝桐一操。
秋光未老。
锦树屏山绕。
适性携筇任登眺。
对茫茫鲸海,
触目琉璃,
天一色何必搜穷密妙。
待他年功满化飞仙,
越烟浪云涛,
直趋蓬岛。

白话文翻译:

道家之门,清淡虚无的境界是最令人向往的。
对荣华富贵的炫耀自是不去打扰。
在午后阳光下,欣赏《道德经》和《南华经》,
除此之外,闲暇时便弹奏丝桐。
秋天的光景尚未衰退,
锦绣的树木环绕着高山。
随性地携着竹杖,随意登高远眺。
面对无边的鲸海,
眼前的景色如琉璃一般,
苍天一色,何必去追寻那深奥的奥妙。
待到将来功成名就,化作飞仙,
越过烟波和云涛,
直奔蓬莱仙岛。

注释:

  • 道家:指道教,强调自然清净的生活方式。
  • 清虚:清静虚无,形容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
  • 南华:指《南华经》,是道教经典之一。
  • 丝桐:一种乐器,这里象征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
  • 鲸海:形容广阔的海洋,象征无边的世界。
  • 琉璃:清澈透明,形容景色的美好。
  • 蓬岛:即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丹桂,元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风洒脱,追求清静和闲适的生活。其作品常融入道教哲理,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丹桂对道家思想的沉思之际,他在自然中寻找灵感,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洞仙歌 述怀》是一首充满道家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清静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荣华的超然态度。开篇以“道家门户”引入,立刻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基调,强调了道教的清虚与宁静。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自得其乐的方式,展示了他在午后阳光下阅读经典和弹奏乐器的闲适生活,表现出一种“闲弄丝桐”的惬意和自由。

“秋光未老”一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尽管秋天来临,诗人依然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宁静与美好。接着“对茫茫鲸海”一段,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描绘出广阔的海洋,象征着无尽的探索和未知的可能。这种“琉璃”的美丽与“天一色”的境界,揭示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期许结束,表达了对飞仙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豪情。整首诗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融合了个人情感与道教思想,展现出一种哲理的诗意,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家门户,寂淡清虚好。

    • 诗人首先提到道教的境界,强调了宁静与清淡的美好。
  2. 荣耀矜夸自无扰。

    • 诗人认为对荣华富贵的炫耀不值得关注,强调内心的宁静。
  3. 向午窗披玩道德南华,

    • 在阳光透过窗户的午后,品味道教经典《道德经》和《南华经》。
  4. 除此外,闲弄丝桐一操。

    • 除了阅读经典,诗人还享受弹奏乐器的乐趣,展示闲适生活。
  5. 秋光未老。

    • 秋天的光景依然美好,象征着生命的无限可能。
  6. 锦树屏山绕。

    • 描绘周围的美丽自然景色,给人以视觉享受。
  7. 适性携筇任登眺。

    • 拿着竹杖,随性地攀登远望,体现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8. 对茫茫鲸海,触目琉璃,

    • 面对浩瀚的海洋,眼前的景色如琉璃般美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9. 天一色何必搜穷密妙。

    • 苍天一色,无需去追寻复杂的奥妙,强调简单的美。
  10. 待他年功满化飞仙,

    • 期待将来达成理想,化作飞仙。
  11. 越烟浪云涛,直趋蓬岛。

    • 渡过烟波和云涛,直奔理想的蓬莱仙岛,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茫茫鲸海”,用鲸海比喻浩瀚的海洋。
  • 对仗:如“适性携筇任登眺”,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秋光、锦树、鲸海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家清净生活的向往,透过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家:代表着清净无为的生活方式。
  • 秋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美好。
  • 鲸海:象征宽广无垠的探索之路。
  • 蓬岛:象征理想的境界和超脱的生活。

这几种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感,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典是? a) 《论语》
    b) 《道德经》
    c) 《诗经》

  2. “秋光未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时间的流逝
    b) 生命的延续
    c) 自然的美好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蓬岛”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境界
    c) 普通的日子

答案

  1. b) 《道德经》
  2. b) 生命的延续
  3. b) 理想的境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丹桂与李白在诗中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李白的豪放与王丹桂的清淡形成鲜明对比,李白更倾向于豪情壮阔,而王丹桂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选》
  2. 《道教文化研究》
  3.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洞仙歌 述怀》的诗意与美学,激发对古代诗词的兴趣和思考。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与夏侯绎张唐民游蜀冈大明寺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碧云洞 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八美荫亭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一撷芳亭 陈经秘校之信州幕 持国遗食 啄木 送韩奉礼随侍之许昌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退远 原审 千条万端 丨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包含役的成语 孜孜矻矻 玉字旁的字 小恩小惠 优笑 包含郢的词语有哪些 行动些 轮轩 椒焚桂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依依不舍 至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