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0:20
洞仙歌 倚吴蘋香女士调并用原韵
作者: 秦霞 〔清代〕
冰檐一角,正蜡残时候。
帖帖春魂向人逗。
尽沉吟,小月寒抱双肩,
浑筛遍,水墨画绫衫袖。
冬缸青入梦,起拂苔笺,
揽取蟾光不盈手。
悄影似窥人,女字横枝,
讶今岁与伊同瘦。
待小轴犀帘唤寒簧,
对雪北疏花,冷香先受。
在冰冷的屋檐一角,正是蜡烛将要熄灭的时候。
春天的气息悄悄地逗引着人心。
我不禁沉吟,月光寒冷地环抱着我的双肩,
轻轻筛落的水墨,仿佛在画绫衫的袖口。
冬缸里的青色梦境,轻轻拂过苔藓纸,
试图捕捉那捞不尽的月光。
悄悄的影子似乎在窥视着我,
女字的横枝令我惊讶,今岁与她同样瘦弱。
等待小轴的犀帘唤醒寒冷的簧音,
在雪中北方的疏花旁,冷香早已先行。
作者介绍:秦霞,清代女诗人,生平资料不多,但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秦霞在诗歌中常常表达温柔与忧愁,展现女性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诗人借助诗歌表达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感悟。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冰檐、春魂、小月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冷却又充满春意的画面。诗人在描写春天的气息时,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以“冰檐一角,正蜡残时候”引入,给人一种寒冷和即将转暖的感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交替。
接着,通过“小月寒抱双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月光的寒意似乎照映了她的内心世界。诗中“揽取蟾光不盈手”则表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无奈,尽管试图抓住那流转的光影,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无法拥有。
最后,诗人以“对雪北疏花,冷香先受”结束,表明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命的理解。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既有春天的柔情,也带着冬天的冷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而复杂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思念的感受。诗人在细腻的意象中反映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忧愁,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蜡残时候”指的是什么?
A. 蜡烛快熄灭
B. 春天的来临
C. 夏天的结束
D. 秋天的果实
诗人如何描绘春天的气息?
A. 直接描述
B. 通过他物象征
C. 以叙述方式
D. 用数字说明
“揽取蟾光不盈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满足
B. 无奈
C. 幸福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秦霞的《洞仙歌》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秦霞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而张若虚的作品则更加强调自然的宏大与诗意。秦霞的诗歌中常见女性的细腻情感,而张若虚则展示出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与哲理。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对理解清代女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风格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