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

时间: 2025-04-27 13:22:09

诗句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

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

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

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

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09

原文展示: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
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
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
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
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

白话文翻译:

从我还是个无知小孩,直到变成衰老的老人。
我所喜欢的事物随着年岁而改变,但忙碌的生活却始终如一。
玩沙子造佛塔,敲响玉器去拜王宫。
彼此的行为如同儿戏,片刻之间便化为虚无。
有些营谋并非真正的义理,无所依托才是真正的宗旨。
我还恐怕努力修道,依然是在妄想之中。

注释:

  • 騃童:指无知的小孩,形容对事物缺乏理解。
  • 衰翁:年老的男人,指诗人自己。
  • 异:不同、变化。
  • 忙:忙碌。
  • 弄沙成佛塔:形容无意义的行为,暗指玩乐。
  • 锵玉:敲响玉器,象征对权贵的拜访。
  • 彼此:指人与人之间。
  • 色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心经》,表达事物的无常。
  • 有营:有意图的行为。
  • 了义:真正的义理。
  • 无著:无所依托。
  • 真宗:真正的宗教或哲学根源。
  • 妄:妄想、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怀民生,擅长叙事诗和乐府诗。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尤其以《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作品最为知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和修道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繁忙与虚无的感悟,强调人生的无常与修行的真谛。白居易在此时已历经世事,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诗歌鉴赏: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诗人以自我经历为线索,回顾了从幼年到老年的生命历程,探讨了人生的变化与修道的意义。开头两句,诗人自述从孩提时代到老年的心理变化,所好随年异,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接着,他以“弄沙成佛塔”来比喻那些无意义的追求,暗示世人往往在忙碌中迷失自我。

在“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中,诗人深刻地指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如儿戏,转瞬即逝的生命如同幻影,强调了人应当对生命的短暂有更清晰的认识。而后两句则揭示了深层的哲理,真正有意义的追求应当是无所依托的内在修行,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和名利。

整首诗以沉思的语气,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宗教以及修道的独特见解,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哲理性,值得读者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表达了诗人从无知小孩到衰老老人的人生历程。
  2. 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随着年岁的增长,兴趣和爱好不断变化,但生活的忙碌却没有改变。
  3. 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形象地描绘了无意义的追求,如玩沙造塔和去拜访权贵。
  4. 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生活的短暂,像儿戏一样,转瞬即逝。
  5. 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真正有意义的追求在于无所依托的内在修行,而非外在的形式。
  6. 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即使努力修行,若在迷妄中,仍难以获得真实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弄沙成佛塔”,比喻无意义的追求。
  • 对仗:如“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疑问句强调人生的虚无与无常。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世俗繁忙的虚幻以及修行的真正意义,倡导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与修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騃童:象征无知与幼稚。
  • 衰翁:象征衰老与智慧的积累。
  • 佛塔:象征对信仰和内心追求的渴望。
  • 王宫:象征世俗权力与名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

    • A. 追求名利
    • B. 反思人生的无常
    • C. 忽视内心的真实
    • D. 赞美世俗生活
  2. “弄沙成佛塔”在诗中象征什么意思?

    • A. 有意义的追求
    • B. 无所依托的信仰
    • C. 无意义的行为
    • D. 内心的宁静
  3. 诗中强调的“无著”是什么意思?

    • A. 有名的宗教
    • B. 无所依托的真实
    • C. 外在的形式
    • D. 世俗的功名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王维的作品均反映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但白居易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而王维则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对比两首诗,可以发现他们在主题选择上的不同,白居易的诗更具哲理性,而王维的诗则更具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桃杏园 孙武篇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其二 有遗梅花枕前者因成 洛阳诗帖 其二 题僧希元禅隐堂 通源驿别颜茂才 秋日登郡楼二首 其一 西施篇 和杨龙图獐猿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丁 稳贴 万古千秋 衣字旁的字 漱腴 门字框的字 睹物伤情 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虎共斗 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达官要人 防结尾的成语 马字旁的字 中干 秃宝盖的字 心惊胆战 臼字旁的字 失之东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