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舟中望栖霞山

《舟中望栖霞山》

时间: 2025-05-03 23:37:00

诗句

栖霞如丽人,秀质何葱茜。

掩袂大江隈,可望不可见。

飘飘云气深,暧暧树阴转。

舟行烟望遥,时复露一面。

上有最高峰,矗起旁无援。

慨想登峰人,俯视浮云变。

何当御天风,从之泠然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7:00

原文展示:

舟中望栖霞山
作者:陶澍 〔清代〕

栖霞如丽人,秀质何葱茜。
掩袂大江隈,可望不可见。
飘飘云气深,暧暧树阴转。
舟行烟望遥,时复露一面。
上有最高峰,矗起旁无援。
慨想登峰人,俯视浮云变。
何当御天风,从之泠然善。

白话文翻译:

栖霞山宛如一位美丽的女子,秀丽的容貌令人心醉。
她的身影隐藏在大江的曲折处,虽然可以远远眺望,但却难以看清。
云雾缭绕,深邃无比,阳光透过树影轻轻摇曳。
小舟在烟雾中缓缓航行,不时能看到山的一角。
山峰高耸,独立无援,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它的壮丽。
我感慨如果能登上这座高峰,俯视浮云的变幻。
何时能驾驭天风,随之自由而行呢?

注释:

  • 栖霞山:位于中国江苏省,是有名的风景区。
  • 丽人:指美丽的女子,形容山的秀美。
  • 葱茜:形容山的色彩丰富,生机盎然。
  • 掩袂:掩盖衣袖,这里形容山的隐秘。
  • 烟望:烟雾中遥望,表明环境的朦胧感。
  • 御天风:驾驭天上的风,表达一种向往自由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澍(1799年-1869年),字子华,号峨冈,清代诗人,曾任职于江苏、浙江等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舟中望栖霞山》创作于陶澍游览栖霞山时,诗人借助舟中之景,抒发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表现出一种对高峰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舟中望栖霞山》是一首充满自然美的诗作,诗人在舟中观望栖霞山,以“丽人”来比喻山的秀美,生动而形象。整首诗描绘了一个朦胧而神秘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的美丽与神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其次,诗中运用“舟行烟望遥”等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沉思,传达出一种轻灵的心境。尤其是“慨想登峰人,俯视浮云变”一句,体现了诗人对高峰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折射出文人对理想人生的憧憬。

最后,结尾的“何当御天风,从之泠然善”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栖霞如丽人:将栖霞山比喻为美丽的女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的美丽。
  2. 秀质何葱茜:山的秀丽与生机,表现出自然的魅力。
  3. 掩袂大江隈:形容山的隐秘性,似乎在掩盖她的美丽。
  4. 可望不可见:虽然能远望,但却难以看清全貌,增加了神秘感。
  5. 飘飘云气深:云雾缭绕,渲染出深邃的环境。
  6. 暧暧树阴转:阳光透过树影,表现出自然的变化。
  7. 舟行烟望遥:舟行于烟雾之中,显示出诗人的远望。
  8. 时复露一面:偶尔能见到山的一角,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9. 上有最高峰:指栖霞山的高峰,象征理想与追求。
  10. 矗起旁无援:山的孤高,象征独立和坚定。
  11. 慨想登峰人:表达了对登高的向往。
  12. 俯视浮云变:象征人生的变化与不定。
  13. 何当御天风:渴望能驾驭风,象征自由。
  14. 从之泠然善:理想的追求,渴望超脱世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栖霞山比作“丽人”,使形象更加生动。
  • 拟人:山的美丽被赋予女性特质,增加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舟行烟望遥”与“时复露一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栖霞山为中心,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栖霞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云气:代表变化和不确定性。
  • :象征旅程与探索。
  • 高峰:象征理想与追求。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栖霞山被比喻为哪种形象? A. 美丽的女子
    B. 高大的山
    C. 繁茂的树木

  2. 诗中提到的“舟行烟望遥”指的是什么? A. 船只在雾中航行
    B. 远望山的景象
    C. 船只在岸边停靠

  3. “何当御天风”表达了什么愿望? A. 渴望成功
    B. 渴望自由
    C. 渴望财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更侧重于宁静与思考。
  • 李白《庐山谣》:则更强调对自然的豪放与个性。

以上两首作品在意境和情感上与《舟中望栖霞山》相似,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锦缠道 重阳 锦缠道 次宋子京韵 锦缠道 黄子久富春山居图残卷 盐角儿 次晁补之韵 醉垂鞭 道中寄云姬,时惟玉姬随行 醉垂鞭 醉垂鞭 送别 醉垂鞭 石门峡 醉垂鞭 次张子野韵 醉垂鞭 夹竹桃将放,慢成一阕,以代奚奴羯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鹵字旁的字 跋开头的成语 涨痕 寓言十九 妙当 包含祥的词语有哪些 水净鹅飞 衣字旁的字 横见侧出 韬藴 激愤 静结尾的成语 鳥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踠趾 破格录用 怡然自得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