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0:01
桑竹穿村巷,衡茅隔土垣。
海氛成物象,秋气肃川原。
豆芋行将熟,鸡豚亦已繁。
丰凶岁所有,农事更深论。
桑树和竹子穿过村庄的小巷,茅草房子隔着土墙。
海上的雾气化为物象,秋天的气息使得川原变得肃穆。
豆子和芋头即将成熟,鸡和猪也已繁殖。
丰收和灾荒的年景,农事的话题更加深入讨论。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农村生活及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农事的重视和对乡土情怀的表达。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故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对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感慨。他的诗风质朴、豪放,常以农事、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东村与儿子相聚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农事的深切关怀。
《与儿子至东村遇父老共语因作小诗》是一首描绘乡村田园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对农事的关心。开篇以“桑竹穿村巷”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貌,桑树和竹子的结合,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反映了乡村的恬静与安宁。接着,诗人通过“海氛成物象,秋气肃川原”的描写,进一步引入了自然的变化,秋天的肃穆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豆芋行将熟,鸡豚亦已繁”,不仅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也隐含着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肯定与赞美。而最后一句“丰凶岁所有,农事更深论”,则表达了对农事的深入思考,彰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人们生活状况的关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对农事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陆游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农事的重视,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深厚感情和对农民艰辛生活的理解与关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豆芋”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天气
D. 一种工具
诗中的“秋气”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宁静
D. 紧张
“丰凶岁所有”中的“丰凶”主要指什么?
A. 生活的幸福与悲苦
B. 农作物的丰收与灾荒
C. 自然的美与丑
D. 人际关系的好与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游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涉及了对自然与农事的描绘,但陆游更倾向于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而杜甫则更注重反映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入理解两位诗人在诗歌中对社会的不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