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4:14
数椽老屋,认秋柳垂门,夕阳闲冷。寻常百姓,那与乌衣邻并。双羽交窥墨井。甚柳怯花惊未定。玉堂历历巢痕,旧事思量如影。荒径。烟惺露润。且等到冰天,玉梅花俊。宫莲红断,不照绿纱窗暝。杏子花期已稳。也休管关河秋信。如客光阴,日日玉栏长凭。
在几间老旧的房屋中,秋天的柳树垂挂在门前,夕阳显得悠闲而冷淡。普通的百姓生活,与乌衣巷的邻居并无二致。两只燕子在探头探脑地窥视着墨色的井水;柳树也因花的盛开而感到惊慌,似乎还未安定下来。玉堂之中,巢穴的痕迹历历在目,往日的事情在心头浮现如同影子。小路荒凉,烟雾朦胧,露水滋润。等到冰天雪地时,梅花会显得格外俊美。宫中莲花的红色已经凋零,不再照亮那绿纱窗的昏暗。杏花的花期已然稳妥,不必再关心秋天的河流与信件。就像过客的光阴,日日在玉栏杆前长久地凭依。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双双燕》系列诗作可能是在樊增祥的晚年创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往事的追忆。诗中通过描绘秋冬交替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双双燕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秋冬的景色与个人感受相结合,展现了清代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深刻理解。开篇以“数椽老屋”引入,营造出一种朴素而宁静的生活氛围。老屋的秋柳和夕阳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与流逝。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寻常百姓”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对普通人生活的共鸣。双燕的描写不仅生动,且富有象征意义,表明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柳树的“怯花惊未定”则传达出一种对春天来临的期待与不安,反映了自然界的变迁。
“玉堂历历巢痕,旧事思量如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思索,仿佛在回忆那些温馨的瞬间。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冬天的展望,描绘了冰天与梅花的对比,正是冬天的冷峻与梅花的傲然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刻画了一幅宁静却又充满哲理的生活画面。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与思考。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生命与时间之间的微妙关系。
“数椽老屋”中的“数椽”指的是:
A. 很多的房屋
B. 几间房屋
C. 一间房屋
D. 旧房屋
“双羽交窥墨井”中的“双羽”指的是:
A. 两只燕子
B. 两只鸟
C. 两只蝴蝶
D. 两只蝉
诗中提到“杏子花期已稳”意味着:
A. 春天已经到来
B. 秋天即将来临
C. 冬天已经过去
D. 夏天还未到
樊增祥与李白的诗作比较:
樊增祥的《双双燕》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过往的怀念。然而,樊增祥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生活的琐碎,而李白则倾向于宏大的情感宣泄和人生哲理的探讨。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