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35
云母滤宫月,夜夜白于水。
赚得羊车来,低扇遮黄子。
水精不觉冷,自刻鸳鸯翅。
蚕缕茜香浓,正朝缠左臂。
巴笺两三幅,满写承恩字。
欲得识青天,昨夜苍龙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中女子的生活场景。诗中提到用云母过滤的月光,夜晚在水面上显得更为明亮。她巧妙地得到了一辆羊车,轻轻地用扇子遮挡着黄色的光线。水晶般的寒冷,似乎让她不觉中刻下了鸳鸯的翅膀。细腻的蚕丝和茜草香气浓郁,正缠绕在她的左臂。两三张巴笺上满是承恩的字句。她渴望能识得青天,昨夜在梦中见到了苍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精致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爱情、人生和哲理,情感细腻,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宫中曲》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细腻与复杂,可能受到诗人对宫廷女子的同情与向往的影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
《宫中曲》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宫中女子的生活,展示了她的孤独与渴望。开篇以“云母滤宫月”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氛围,仿佛月光透过云母映射在水面,夜晚的宁静与寂寞随之而来。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述了女子的生活细节,如“赚得羊车来”、“低扇遮黄子”,展现出她在宫中生活的智慧与巧妙。女子的存在似乎被世俗的繁华所遮蔽,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对自由与爱的向往。
“水精不觉冷,自刻鸳鸯翅”一句,蕴含了深刻的情感。水的寒冷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无常,而“自刻鸳鸯翅”则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意在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后面几句提到的“蚕缕茜香浓”,透出一种生活的温馨与美好,但又隐含着一种无法得到的遗憾。最后的“欲得识青天,昨夜苍龙是”更是点明了诗人的追求与理想,渴望打破宫廷的束缚,展翅翱翔于广阔的天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营造了宫中女子的生活图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渴望,透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宫中女子的生活展开,展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宫廷生活的无奈与孤独,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云母”是什么?
A. 一种矿物
B. 一种花
C. 一种动物
“水精不觉冷,自刻鸳鸯翅”中“鸳鸯”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高兴
B. 哀伤与渴望
C. 愤怒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商隐的《宫中曲》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宫廷生活的描写,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诗人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