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樱桃答

《樱桃答》

时间: 2025-04-26 06:32:52

诗句

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

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2:52

诗词名称: 樱桃答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
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众多的水果不要相互嘲笑,因为天生的名品是高贵的。为什么古代的乐府诗中,只有郑樱桃被提及呢?

注释:

  • 众果:指各种水果。
  • 莫相诮:不要相互嘲笑。
  • 天生名品高:天生的名品就显得高贵。
  • 古乐府:古代的乐府诗。
  • 郑樱桃:指的是盛产樱桃的郑国,古代乐府中对樱桃的赞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以其精致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常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闻名,尤其擅长写咏物诗和抒情诗。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生活的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通过作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樱桃答》通过简洁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提到的“众果莫相诮”,暗示了人们常常会因某些表面的差异而相互指责、嘲讽,但实际上,每种果实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通过“天生名品高”的表达,李商隐强调了自然界中美的本质和独特性。最后提到的“古乐府”中惟有郑樱桃,既是对樱桃本身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珍视。整首诗透过对樱桃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对美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展现了李商隐诗歌中的哲理思考和美学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的“众果莫相诮”:劝告人们不要因为各自的不同而相互嘲笑,强调了包容与尊重。
    • 第二联“天生名品高”:说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有其自然而然的高贵和价值。
    • “何因古乐府”:引入古代乐府诗的背景,表明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对于美的传承。
    • “惟有郑樱桃”:强调樱桃在众多水果中独特的地位,引发人们对美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众多果实比作各类事物,表达出社会多样性的美。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显示了诗人在用词上的考究和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樱桃这一具体事物的赞美,探讨了自然的美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强调了珍惜独特价值和包容多样性的理念。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众果:象征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 樱桃:代表美好、珍贵的事物,具有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李商隐的《樱桃答》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反对嘲笑
      • B. 表达孤独
      • C. 赞美自然
    2. “天生名品高”指的是什么?
      • A. 樱桃
      • B. 所有水果
      • C. 自然界的美好事物
    3. 诗中提到的“古乐府”指的是什么?
      • A. 古代的音乐
      • B. 古代的诗歌
      • C. 古代的文学作品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表达。
  • 诗词对比

    • 李商隐的《樱桃答》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在描绘自然之美,但李商隐更注重物的独特价值,而王维则注重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倦寻芳 和彊师韵 倦寻芳 偕俭才、湘渔游湖上竹素园 倦寻芳 春日偕铁士湘、渔子健泛高士湖 倦寻芳·有寄,用梦窗赠老妓李怜韵 倦寻芳 千山词聚,拈此调与诸侣同赋 倦寻芳 庚午上巳前一日西沽看桃花,分得“照” 倦寻芳慢 倦寻芳·过废园见牡丹盛开有感 倦寻芳 倦寻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擒贼先擒王 竿牍 誓结尾的成语 包含派的词语有哪些 家巷 良楛 前结尾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女儿茶 扑杀此獠 鳥字旁的字 实密似疏 活的儿 风声鹤唳 死病无良医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