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16
苦雨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已厌衣裳蒸润,仍怜书画斓斑。
奁香肖余几所?尽付熏罏博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连绵细雨中对潮湿天气的厌倦,尽管如此,他仍然对自己心爱的书画作品感到怜惜。雨水让衣服变得湿透,但他更为那些精致的书画感到不舍。最后,他用香料熏染的画作又有多少呢?一切都只能寄托于那熏香的博山炉中了。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南溪,浙江鄮县(今嘉兴市)人。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在山水间寻找宁静。雨季常常给人带来湿冷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更加珍惜那些美好的书画作品。
《苦雨》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诗人内心感受的诗作。开头两句“已厌衣裳蒸润,仍怜书画斓斑”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天气的厌倦,尤其是雨水带来的潮湿感受。在这个季节,诗人不仅要忍受衣服被雨水浸透的困扰,更要面对因潮湿而影响到自己心爱的书画作品的忧虑。这种情感的矛盾让人感同身受,既有对自然天气的无奈,又有对艺术作品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奁香肖余几所?尽付熏罏博山”则通过对香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品的珍惜与无奈。香气的弥漫如同对书画的寄托,虽然外在的天气不能改变,但内心对艺术的珍视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依旧存在。
整首诗以雨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艺术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他在自然环境中对美的执着追求。诗中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令读者在品味自然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厌倦与怜惜)、象征(香炉喻艺术)、疑问(引发思考)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厌倦与对艺术品珍视的情感,在逆境中仍然寻求精神寄托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苦雨》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范成大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奁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美食
B. 香盒中的香
C. 书画作品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雨天的喜悦
B. 对书画的珍惜与对潮湿的厌倦
C. 对大自然的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