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甘雨应祈

《甘雨应祈》

时间: 2025-05-10 12:31:14

诗句

数日虽蒙霢霂沾,浥尘终恨太廉纤。

今朝健起巡檐看,恰似庐山看水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2:31:14

原文展示

甘雨应祈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数日虽蒙霢霂沾,
浥尘终恨太廉纤。
今朝健起巡檐看,
恰似庐山看水帘。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虽然被细雨淋湿,
浸润了尘埃,却总觉得细雨太轻薄。
今天早上我精神抖擞地走到屋檐下看,
恰如在庐山观赏那水帘一样美妙。

注释

字词注释

  • 霢霂:细雨,形容雨小而密。
  • :浸润,湿润的意思。
  • 廉纤:指细雨轻薄、纤细的样子。
  • 巡檐:在屋檐下走动。
  • 庐山:位于江西省,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著称。

典故解析
“庐山”自古以来就是诗人描绘的对象,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色,常被用作意象,寓意自然的美和诗人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璧,号石湖,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甘雨应祈》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期盼。

诗歌鉴赏

《甘雨应祈》描述了诗人对春雨的期盼与感慨。开头“数日虽蒙霢霂沾”,虽有细雨,但却给人以浸湿的感觉,表达了对细雨的复杂情绪。接着提到“浥尘终恨太廉纤”,细雨虽能洗净尘埃,但因其过于轻薄,使人心中倍感遗憾。这种细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刻体悟。

而当诗人“今朝健起巡檐看”时,体现了他从失落中走出,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最后一句“恰似庐山看水帘”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庐山水帘的壮观景象与细雨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美好景象的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层次感,情感由轻柔转为深沉,最后以壮丽的意象结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视觉的享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自然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日虽蒙霢霂沾”:几天来,细雨绵绵,湿润了周围的环境。
  2. “浥尘终恨太廉纤”:虽然细雨清新,但因其弱小,使人对其效果感到不满。
  3. “今朝健起巡檐看”:今天早上我振作精神,走到屋檐下观察。
  4. “恰似庐山看水帘”:这景象恰如在庐山观水帘,说明雨的美感与壮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与庐山的水帘相提并论,突显雨的轻盈。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称结构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意象:细雨、庐山等自然元素的结合,营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期待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表现了人们对雨水滋润大地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甘雨:象征着滋润与生机,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
  • 庐山水帘: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霢霂”指的是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雪

  2. “今朝健起巡檐看”中的“健起”意指什么?
    A. 精神抖擞
    B. 体力充沛
    C. 心情愉快

  3. 诗中提到的“庐山”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C. 对人事的感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诗词对比

  1.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写春雨,但侧重于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2.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则通过庐山的壮丽景象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句解析》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偶题 鸿 谢主人惠绿酒白鱼 劝酒 寄两浙罗书记 再幸华清宫 闻司空侍郎讣音 吊崔补阙 客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命呜呼 霭霭 包含私的词语有哪些 秦嬴 貝字旁的字 监谤 鹵字旁的字 有成 舌字旁的字 非开头的成语 乚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沾沾自满 无人之地 沆瀣一气 间不容缕 漫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