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月十八日

《三月十八日》

时间: 2025-05-04 03:31:39

诗句

巴陵一月雨不休,岂惟人病天亦愁。

蚕饥麦腐谷种坏,农夫田妇呼天求。

巴邑有客方倦游,杭湖欲归思具舟。

冥冥政尔羡归雁,拍拍安得从轻鸥。

远书数月绝不得,尔穷故与吾仿佛。

或云此雨只此域,又道淋淫遍江国。

夜来痛饮不知极,终日破床成兀兀。

感期风雨忆江东,诗就鸟栖窗纸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39

原文展示:

三月十八日 赵蕃 〔宋代〕

巴陵一月雨不休,岂惟人病天亦愁。蚕饥麦腐谷种坏,农夫田妇呼天求。巴邑有客方倦游,杭湖欲归思具舟。冥冥政尔羡归雁,拍拍安得从轻鸥。远书数月绝不得,尔穷故与吾仿佛。或云此雨只此域,又道淋淫遍江国。夜来痛饮不知极,终日破床成兀兀。感期风雨忆江东,诗就鸟栖窗纸黑。

白话文翻译:

在巴陵这个地方,一整个月雨都没有停过,不仅人们感到痛苦,连天也似乎在忧愁。蚕因为饥饿,麦子因为潮湿而腐烂,谷种也坏了,农夫和田妇只能向天祈求。在巴邑有个客人正感到旅途的疲惫,想要回到杭湖,正在准备船只。他心中暗暗羡慕那些归雁,希望能像轻鸥一样自由飞翔。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收到远方来的信了,你的困境和我差不多。有人说这场雨只限于这个地区,又有人说它已经遍布整个江国。昨晚痛饮到不知极限,整日躺在破床上,感觉自己像是醉得站不稳。感受到这风雨,让我想起了江东,诗写完了,鸟儿也栖息在窗外的黑夜中。

注释:

  • 巴陵:地名,今湖南岳阳一带。
  • 冥冥:暗暗地。
  • 政尔:正是。
  • 拍拍:形容飞翔的样子。
  • 轻鸥:轻盈的海鸥,比喻自由自在。
  • 远书:远方来的信。
  • 淋淫:连绵不断的雨水。
  • 兀兀:形容醉态或昏沉的样子。
  • 江东:长江下游以东地区,今江苏、安徽一带。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南塘,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这首诗描绘了巴陵地区连绵不断的雨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以及诗人自身的困顿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巴陵地区连绵不断的雨水,反映了自然灾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诗中,“蚕饥麦腐谷种坏,农夫田妇呼天求”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因灾害而遭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同时,诗人通过“冥冥政尔羡归雁,拍拍安得从轻鸥”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巴陵一月雨不休”:开篇即点明地点和天气状况,强调雨水的连绵不断。
    • “岂惟人病天亦愁”:不仅人们感到痛苦,连天也似乎在忧愁,运用拟人手法。
    • “蚕饥麦腐谷种坏”:具体描绘雨水带来的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 “农夫田妇呼天求”:农民无奈只能向天祈求,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 “巴邑有客方倦游”:诗人自述旅途的疲惫。
    • “杭湖欲归思具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
    • “冥冥政尔羡归雁,拍拍安得从轻鸥”:运用比喻,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 “远书数月绝不得”:表达了与外界隔绝的孤独感。
    • “或云此雨只此域,又道淋淫遍江国”:对雨水的范围进行描述,增加了诗歌的广度。
    • “夜来痛饮不知极,终日破床成兀兀”:描绘了诗人的颓废状态。
    • “感期风雨忆江东,诗就鸟栖窗纸黑”:结尾处表达了对江东的思念,以及诗歌创作的情景。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岂惟人病天亦愁”,将天赋予人的情感。
    • 比喻:如“冥冥政尔羡归雁,拍拍安得从轻鸥”,用归雁和轻鸥比喻自由。
    • 对仗:如“蚕饥麦腐谷种坏,农夫田妇呼天求”,句子结构对称。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巴陵地区连绵不断的雨水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灾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雨:象征自然灾害,给人带来痛苦。
    • 蚕饥麦腐谷种坏:象征农业生产的破坏。
    • 归雁、轻鸥:象征自由和归乡的渴望。
    • 破床:象征诗人的颓废状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巴陵”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 A. 湖南 B. 湖北 C. 江苏 D. 安徽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战争的厌恶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财富的追求
    3. 诗中的“冥冥政尔羡归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自然灾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归乡的渴望,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融入了梦境和超现实的元素。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 夜泊毗陵无锡县有寄 清溪江令公宅 玉簪花 初夏寄顾绍宗 三衢哭孙员外 逼试投所知 题新榜(在浙幕,沈崧得新榜示,题其末) 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 北邙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描的成语 齐心一力 阜字旁的字 鸦路 釒字旁的字 谢蝴蝶 尢字旁的字 高低贵贱 桂开头的成语 直扑无华 匸字旁的字 否往泰来 宸瞩 包含场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越的词语有哪些 风起云飞 二字旁的字 凛然不可犯 中巴公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