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2:22
原文展示:
地迥林逃斫,湖深水易平。邻多为圃住,门有趁虚行。游钓昔爱此,林庐曾属情。谁欤二亩乞,已矣一枝营。
白话文翻译:
地势偏远,林木逃不过砍伐;湖水深邃,水面容易平静。邻居大多以园艺为生,门口常有趁虚而入的行为。过去喜欢在这里游钓,林中的小屋曾寄托了情感。谁能乞求到两亩地,已经满足于一枝的营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地势、林木、湖水、邻居和自身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隐居地的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首句“地迥林逃斫”描绘了地势的偏远和林木的命运,暗示了隐居地的宁静与远离尘嚣。次句“湖深水易平”则通过湖水的深邃和平静,传达了一种宁静安详的心境。后两句通过对邻居和自身生活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通过对隐居地的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安详的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地迥林逃斫”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地势偏远,林木逃不过砍伐 B. 湖水深邃,水面容易平静 C. 邻居大多以园艺为生 D. 门口常有趁虚而入的行为
诗中的“湖深水易平”传达了什么心境? A. 宁静安详 B. 忧郁沉思 C. 激动兴奋 D. 焦虑不安
诗中的“邻多为圃住”反映了什么生活? A. 田园生活 B. 城市生活 C. 商业生活 D. 军事生活
诗中的“游钓昔爱此”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喜爱? A. 自然 B. 城市 C. 商业 D. 军事
诗中的“已矣一枝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满足? A. 简朴生活 B. 奢华生活 C. 城市生活 D. 商业生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