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06
原文展示:
遂转运梅学士巡边郡四首
寇准 〔宋代〕
夙驾巡边徼,归程隔乱山。
长安花木丽,春苑待群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清晨驾车巡视边疆,归途中群山纷乱。长安城花木繁盛,春日园林等待众人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夙驾:清晨驾车。
- 巡边徼:巡视边疆。
- 归程:返回的路程。
- 隔乱山:被群山隔断。
- 长安:古代中国首都,这里指都城。
- 花木丽:花木繁盛美丽。
- 春苑:春天的园林。
- 待群还:等待众人归来。
典故解析:
- 长安:历史上多次作为中国的首都,象征着繁荣和权力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作多反映政治生涯和个人情感,风格典雅,内容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在巡视边疆后返回都城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边疆的关怀和对都城繁荣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巡视边疆后的归途和对都城长安的期待。首句“夙驾巡边徼”展现了诗人的职责和行动,而“归程隔乱山”则形象地描绘了归途的艰难。后两句“长安花木丽,春苑待群还”则转向对都城繁华景象的向往,春日的园林等待着众人的归来,寓意着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夙驾巡边徼”:清晨驾车巡视边疆,显示了诗人的职责和行动。
- 次句“归程隔乱山”:归途中群山纷乱,形象地描绘了归途的艰难。
- 第三句“长安花木丽”:长安城花木繁盛美丽,转向对都城繁华景象的向往。
- 末句“春苑待群还”:春日园林等待众人归来,寓意着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夙驾”与“归程”,“巡边徼”与“隔乱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职责与期待,通过巡视边疆和归途的描绘,表达了对都城繁荣的期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夙驾:清晨的行动,象征职责。
- 乱山:归途的艰难,象征挑战。
- 花木丽:都城的繁荣,象征美好。
- 春苑:春天的期待,象征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夙驾巡边徼”中的“夙驾”指的是什么?
A. 清晨驾车
B. 夜晚驾车
C. 快速驾车
D. 缓慢驾车
- 诗中“归程隔乱山”表达了什么?
A. 归途的顺利
B. 归途的艰难
C. 归途的快乐
D. 归途的孤独
- 诗中“长安花木丽”中的“长安”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中国的一个城市
B. 现代中国的一个城市
C. 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D. 现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寇准的其他边塞诗作,如《塞上曲》,与这首诗相比,更多地描绘了边疆的艰苦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寇准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