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巴东书事

《巴东书事》

时间: 2025-04-26 07:35:17

诗句

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

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

浪沉滩见脊,雨过壁生痕。

憔悴悲兰蕙,因思楚屈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7

原文展示:

巴东书事 寇准 〔宋代〕

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 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 浪沉滩见脊,雨过壁生痕。 憔悴悲兰蕙,因思楚屈原。

白话文翻译:

整日里乡愁缠绕,孤独寂寞,厌倦了琴酒的消遣。 茂密的树木侵占了山路,寒冷的江水逼近了县城的门口。 波浪退去,沙滩上露出了脊梁,雨后墙壁上留下了痕迹。 憔悴的心境如同悲伤的兰花和蕙草,因此想起了楚国的屈原。

注释:

字词注释:

  •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 孤淡:孤独而淡泊。
  • 厌琴樽:厌倦了琴和酒的消遣。
  • 众木:茂密的树木。
  • 侵:侵占,占据。
  • 寒江:寒冷的江水。
  • 逼:逼近。
  • 浪沉滩见脊:波浪退去后,沙滩上露出了脊梁。
  • 雨过壁生痕:雨后墙壁上留下了痕迹。
  • 憔悴:形容心情或身体疲惫不堪。
  • 兰蕙:兰花和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楚屈原:楚国的屈原,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

典故解析:

  • 楚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忠于国家和反对腐败而被贬,最终投汨罗江自尽。他的作品《离骚》等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关切。这首诗《巴东书事》反映了他在巴东任职时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在巴东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他的忧郁和孤寂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时政的忧虑和对屈原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巴东任职时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而“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孤独和压抑的氛围。后两句“浪沉滩见脊,雨过壁生痕”以生动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痕迹。最后两句“憔悴悲兰蕙,因思楚屈原”则通过对兰蕙的比喻和对屈原的怀念,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寂寞的心情,厌倦了琴酒的消遣。
  2. “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环境的荒凉和孤独。
  3. “浪沉滩见脊,雨过壁生痕”:以生动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痕迹。
  4. “憔悴悲兰蕙,因思楚屈原”:通过对兰蕙的比喻和对屈原的怀念,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憔悴悲兰蕙”中,兰蕙比喻高洁的品质,憔悴则比喻诗人的心情。
  • 拟人:“众木侵山径”中,树木被拟人化为侵占者。
  • 对仗:“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中,“乡思”与“孤淡”,“终日有”与“厌琴樽”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巴东任职时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政的忧虑和对屈原的怀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抒发了诗人的忧郁和孤寂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 孤淡:孤独而淡泊。
  • 众木:茂密的树木。
  • 寒江:寒冷的江水。
  • 浪沉滩见脊:波浪退去后,沙滩上露出了脊梁。
  • 雨过壁生痕:雨后墙壁上留下了痕迹。
  • 憔悴:形容心情或身体疲惫不堪。
  • 兰蕙:兰花和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乡思终日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工作的热爱 C. 对自然的喜爱 D. 对朋友的思念

  2. “众木侵山径”中的“侵”字是什么意思? A. 侵占 B. 侵犯 C. 侵入 D. 侵扰

  3. 诗中提到的“楚屈原”是指谁? A. 楚国的诗人 B. 楚国的政治家 C. 楚国的诗人兼政治家 D. 楚国的历史人物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寇准《巴东书事》: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时期的苦难,而寇准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唐宋诗鉴赏辞典》:对唐宋时期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寇准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偈颂二百零五首 和曾大尹去思十咏 其三 耶溪 息园赏芍药得寒字 颂古一百则 梧桐竹石图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其三 句 其十三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 其二 论董书绝句 其七 思京口戏周器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乘高决水 足字旁的字 哀鸿遍地 瓜字旁的字 挑得篮里便是菜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飘飘摇摇 雅切 车字旁的字 跕鸢 山字旁的字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磨砻淬励 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里来雨里去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瓫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