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48
原文展示:
画堂春·湔裙独上小渔矶 顾贞观 〔清代〕
湔裙独上小渔矶,袜罗微溅春泥。一篙生绿画桥低,昨夜前溪。回首楝花风急,催归暮雨霏霏。扑天香絮拥凄迷,南北东西。
白话文翻译:
独自提着裙裾登上小渔矶,袜子轻轻溅上了春天的泥土。一根竹篙撑起,绿色的画桥显得低矮,那是昨夜的前溪。回头望去,楝花在风中急速摇曳,催促着归家的暮雨纷纷落下。天空中飘满了香气扑鼻的柳絮,它们拥抱着迷茫,四处飘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1637-1714),字伯时,号梅村,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归家的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独自漫步于春日溪边的时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家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景象,通过“湔裙独上小渔矶”和“袜罗微溅春泥”等细节,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静谧。诗中的“一篙生绿画桥低”和“昨夜前溪”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回首楝花风急”和“催归暮雨霏霏”则增添了动感,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最后,“扑天香絮拥凄迷,南北东西”则以柳絮的飘散象征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处安放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家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傍晚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迷茫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湔裙”指的是什么? A. 洗涤裙裾 B. 提着裙裾 C. 穿着裙裾 D. 放下裙裾 答案:B
“一篙生绿画桥低”中的“一篙”指的是什么? A. 一根竹篙 B. 一座桥 C. 一片绿叶 D. 一条溪流 答案:A
诗中的“扑天香絮拥凄迷”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