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

《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

时间: 2025-05-03 19:47:40

诗句

乘递初登建外州,倾心喜事富人侯。

让当游艺依仁日,

便到攀辕卧辙秋。

容听巴歌消子夜,许陪仙躅上危楼。

欲知恨恋情深处,听取长江旦暮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7:40

原文展示:

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
乘递初登建外州,
倾心喜事富人侯。
让当游艺依仁日,
便到攀辕卧辙秋。
容听巴歌消子夜,
许陪仙躅上危楼。
欲知恨恋情深处,
听取长江旦暮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高梓州入朝的情景。诗人通过乘坐驿马初次来到建外州,心中充满了对富贵人家的喜悦。希望在游玩和文艺的日子里,能够在秋天到来时攀登高楼。夜晚可以听到巴人的歌声,一起登上高楼观景。想要了解心中深切的思念和情感,就得倾听长江的流水声,它在早晨和傍晚中不断流淌。

注释:

  • 乘递:乘坐驿马,古代交通方式。
  • 建外州:指的是建外的一个地方。
  • 倾心:倾注心意,形容心情愉悦。
  • 游艺:游玩和艺术活动。
  • 攀辕:攀登马车的辕杆,这里借喻高楼。
  • 巴歌:指巴蜀地区的民歌,具有地方特色。
  • 仙躅:指神仙的步伐,暗喻登高望远的意境。
  • 恨恋:深厚的情感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别友人高梓州入朝的场合,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离别的依依不舍,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亲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开篇即渲染出一种喜悦的氛围,通过对“富人侯”的描绘,突出社会地位的变化和人际交往的复杂。接着,诗人描绘了游玩和艺术的理想生活,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在夜晚的歌声和流水声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念。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友人的依恋,更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诗的最后一句“听取长江旦暮流”,巧妙地把时间与空间结合,象征着离别后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乘递初登建外州:开篇即描述了诗人乘坐驿马,首次到达建外州,暗示新环境和新生活的开始。
  • 倾心喜事富人侯: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贺。
  • 让当游艺依仁日:期待与友人共同享受快乐的日子,展现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 便到攀辕卧辙秋:用攀登高处来比喻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
  • 容听巴歌消子夜:夜晚的歌声带来一种温馨和思念的氛围。
  • 许陪仙躅上危楼:希望与友人一起去更高的地方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 欲知恨恋情深处:最后引出思念的主题,表达深厚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攀登高楼比作追求理想生活,增强了诗的意象和情感。
  • 对仗:如“旦暮流”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与情感,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真挚与温暖。

意象分析:

  • 高楼: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巴歌:代表着地方文化和情感寄托。
  • 长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断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谁? A. 李白
    B. 薛逢
    C. 杜甫

  2. 诗中的“巴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巴蜀地区的民歌
    C. 一种舞蹈

  3. “欲知恨恋情深处,听取长江旦暮流”的意思是? A. 了解思念的深度
    B. 听长江的流水声
    C. 享受生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之情,注重对友人的祝愿及对未来的憧憬,风格上则更显豪放。
  • 《送友人》则通过简练的语言表现出深厚的友谊,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舟中咏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 异梦 送苏赵叟赴省试 吾庐 病起 五月初病体益轻偶书 北斋 昭君怨 午晴至园中 北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焕 陈井 厂字头的字 四字头的字 哄堂大笑 示字旁的字 包含惟的成语 寒灰更然 弓字旁的字 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脉相通 龍字旁的字 归并 官逼民变 人自为战 资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