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泾溪

《泾溪》

时间: 2025-05-06 19:29:18

诗句

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9:18

原文展示:

泾溪石险人竞惧,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沈沦。

白话文翻译:

泾溪的石头险峻,人们都非常害怕,整年都听不到有人翻船的消息。其实在那平坦的水流中没有石头,却常常听说有人沉没。

注释:

字词注释:

  • 泾溪: 指泾河的溪流,位于今陕西省。
  • 石险: 石头险峻,形容溪流中的石头多且危险。
  • 竞惧: 争相害怕,形容人们对危险的恐惧。
  • 倾覆人: 指船只翻覆的人,常用以形容船难。
  • 平流: 指水流平缓的地方。
  • 沈沦: 指沉没、淹没,常用来形容不幸的遭遇。

典故解析:

  • 此诗并无特别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述泾溪的险恶和危险,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季长,号醒民,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省。他以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与生活中的危险时的无奈与恐惧。

诗歌鉴赏:

这首《泾溪》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泾溪的险恶与人们的恐惧。开头两句直接指出泾溪的危险,描绘出人们在溪边的紧张氛围。尽管溪水的流动平缓,但却暗藏危机,这种对比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刻。诗的后半部分揭示了人们的无知与无奈,常常听闻的不幸与沉没,使人感到生命的脆弱。

罗隐以简练的语言与准确的意象,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索。这种对比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的戏剧性,也引发读者对自然与生命关系的深刻反思。整体来看,诗作通过对泾溪的描绘,折射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泾溪石险人竞惧:描述泾溪的石头险峻,人们因此感到恐惧。
  2. 终岁不闻倾覆人:尽管溪流危险,但一年四季都没有听说有人翻船。
  3. 却是平流无石处:在平坦的水流中没有石头,表面上看似安全。
  4. 时时闻说有沈沦:反而常常听说有人沉没,暗示即使在平静中也潜藏着危险。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溪流险恶与平静的对比,加深了读者对潜在危险的感知。
  • 反讽:看似安全的地方,实际上却隐含着沉沦的危险,形成反讽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与脆弱,提醒人们应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即使在看似安全的环境中,也不能掉以轻心,生命的脆弱意味着我们需要时刻警惕。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展示自然的美丽与危险。
  • 石头:象征障碍与危险,令人警惕。
  • 沈沦:象征生命的脆弱与不幸,提醒人们珍惜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泾溪的石头给人什么感觉? A. 安全
    B. 险峻
    C. 平静
    D. 美丽

  2. 诗中提到的“沈沦”主要指什么? A. 翻船
    B. 沉没
    C. 安全
    D. 漂浮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生命的脆弱
    C. 人的勇气
    D. 和平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描写自然环境与人情的冷清。
  • 《登鹳雀楼》 by 王之涣:同样通过自然景观反映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泾溪》 vs 《江雪》: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环境,但《泾溪》更侧重于生命的危险与警惕,而《江雪》则强调了孤独与静谧的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赞贾逵诗 大涤洞天留题 秋柳 磻溪歌 登城古咏 闻蝉 五鸣鸡 二月诸罗道中 乌鱼 与友人论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箕开头的成语 食字旁的字 谷食 摘登 伟丈夫 奇离古怪 孤孤单单 贪墨败度 五花骢 不相上下 匸字旁的字 喜怒不形于色 琐啬 玉字旁的字 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