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5:37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
再拜捧兄赠,拜兄珍重言。
我有平生志,临别将具论。
十岁慕倜傥,爱白不爱昏。
宁爱寒切烈,不爱旸温暾。
二十走猎骑,三十游海门。
憎兔跳跃跃,恶鹏黑翻翻。
鳌钓气方壮,鹘拳心颇尊。
下观狰狞辈,一扫冀不存。
名冠壮士籍,功酬明主恩。
不然合身弃,何况身上痕。
金石有销烁,肺腑无寒温。
分画久已定,波涛何足烦。
尝希苏门啸,讵厌巴树猿。
瘴水徒浩浩,浮云亦轩轩。
长歌莫长叹,饮斛莫饮樽。
生为醉乡客,死作达士魂。
我再三拜谢你赠送的东西,恳请你珍重我的言辞。我有一生的理想,临别之际必定要和你谈一谈。十岁时我就仰慕那些英俊潇洒的人,喜欢白天的光明而不喜欢黑夜的昏暗。宁愿爱那寒冷而激烈的气候,也不愿意喜爱温暖而柔和的阳光。二十岁时我骑马打猎,三十岁时游历海门。厌恶那些像兔子般跳跃的狡猾之辈,憎恨那些像鹏鸟般黑暗沉重的存在。如今,正当我气宇轩昂时,我的拳头也极为自信。向下看那些狰狞的同类,我可以一扫而空。我的名声在豪杰中间响亮,功绩也得到了明主的恩惠。若不如此,身心又何必舍弃,何况身上也有伤痕呢?金石虽有磨损,但我内心的温度却丝毫不减。既然命运早已注定,那波涛又何必烦恼呢?曾渴望在苏门听啸,怎会厌倦巴树旁的猿鸣?瘴水虽浩浩荡荡,浮云却也悠然自得。长歌不必长叹,饮酒不必沉醉。活着时做醉乡的客人,死后便做达士的魂灵。
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唐代著名诗人,和白居易齐名,创作风格以清新明快著称,曾任职于朝廷,参与政治活动。他的诗歌多描写人生哲理、友情、爱情以及社会生活。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是元稹在送别好友独孤求败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从幼年时的憧憬到成年后的追求,展现了他对人生目标的坚定与执着。尤其是“宁爱寒切烈,不爱旸温暾”一句,表现出他对艰苦环境的向往与对平淡生活的拒绝,反映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与追求。
此外,诗中对自然的描写也富有哲理,比如“瘴水徒浩浩,浮云亦轩轩”,将诗人的心境与大自然的变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悠远的意境。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友情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元稹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围绕理想与友情展开,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应因外界的干扰而迷失方向,坚定信念,追求真正的自我。
诗中“我有平生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无奈
B. 傲然
C. 迷茫
“宁爱寒切烈,不爱旸温暾”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温和
B. 激烈
C. 消极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A. 浮云
B. 鳌钓
C. 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