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3:56
秋日即目
作者: 李世民 〔唐代〕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
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
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宁静与美丽。清爽的气息飘浮在红色的殿阁上,秋光洒落在紫色的宫殿中。衣衫轻薄,映照着荷花稀疏的影子,菊花在丛中显得格外明亮。袍子轻薄,低垂在草露上,盖子随风舞动,松风轻拂。远处的山岫散落着飘浮的云叶,路边的烟雾中飞翔着大雁。冷凝的石阶上,兰花凋谢,佩饰落下,闺房中寒意袭来,树木的桐叶也纷纷陨落。别鹤栖息在琴边,离猿在峡中啼叫。落下的流星如箭一般飞过,弦上的月亮半圆虚悬。芳香的花卉在夕雾中升起,暮色笼罩着房间的窗栊。
作者介绍: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历史上称为太宗。他是盛唐时期的重要人物,以雄才大略、政治智慧和文化成就闻名。李世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也是一个有诗才的文人。他的诗作多反映政治、哲学及自然风光,情感真挚,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借秋日的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秋日的宁静和美好,激发了诗人的灵感,表现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秋日即目》是李世民在唐代秋天景色的写照,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诗的开头通过“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描绘了秋日的清新与宁静,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下来,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如衣衫轻薄、荷花影子、菊花的点缀,体现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中间部分“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用轻盈的袍子和舞动的松风,传达出一种自在的生活状态,显示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追求。随后的“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则用流星和月亮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似乎在思考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内心的感受,是对秋日的深情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诗人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的永恒,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爽气浮丹阙”意指什么?
“袍轻低草露”中的“低草露”描绘的场景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飞星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