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弓

《咏弓》

时间: 2025-04-27 11:53:00

诗句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3:00

原文展示: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白话文翻译:

明月在空中半圆高悬,箭矢如流星般飞射而远。
落下的雁带着信件飞过,猿猴在树枝间啼叫,影子随之摇动。

注释:

  • 上弦:指月亮的上弦阶段,即从新月到满月的第一半。
  • 激箭:形容箭射出时的势头迅猛。
  • 流星:指在空中划过的星星,常用来比喻快速的事物。
  • 落雁:指飞过的雁,可能表示秋天的景象,也可以象征离别。
  • 带书:形容雁带着书信,传递消息。
  • 啼猿:猿猩的叫声,传达出一种孤独或哀伤的情感。
  • 映枝转:指猿猴在树枝间活动,影子随之晃动。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落雁带书”可以与古代的“雁信”传递相联系,古人常用雁来传递情信,象征思念与离别。诗中“啼猿”则常常出现在古诗中,寓意孤独、哀伤等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世民(598年-649年),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称为唐太宗。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开创了贞观之治,推动了唐朝的繁荣与发展。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世民即位初期,正值国力强盛、文化兴盛的时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咏弓》通过简洁的四句,勾勒出一幅动人的自然画面。诗中“上弦明月半”以月亮的变化引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激箭流星远”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强调了弓箭的迅猛与力量,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奋发向上的态度。接下来的“落雁带书惊”则带出了情感的线索,落雁不仅传递了信息,还蕴含了离别与思念的情绪,形成了一种哀伤的氛围;最后一句“啼猿映枝转”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猿猴的啼叫仿佛在诉说着孤独与无奈,影子随枝摇动,象征着无法固定的情感与记忆。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感情与哲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上弦明月半:描绘了明月的形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2. 激箭流星远:形容箭矢的迅速,传达了追求与目标的紧迫感。
    3. 落雁带书惊:引入情感,表达思念与传递信息的意象。
    4. 啼猿映枝转:通过猿猴的叫声,传达孤独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箭比作流星,突出其速度与力量。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猿猴的啼叫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流星:代表迅速与追求目标的决心。
  • 落雁:传递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 猿猴:象征孤独与哀伤,反映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上弦明月”指的是: A. 新月
    B. 上弦的半月
    C. 满月
    D. 下弦的半月

  2. “激箭流星远”中,箭矢的形象主要表达了: A. 美丽
    B. 速度与力量
    C. 孤独
    D. 离别

  3. “落雁带书惊”中的“书”指的是什么? A. 诗书
    B. 信件
    C. 文学作品
    D. 学习资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杜牧的《秋夕》则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与《咏弓》在情感主题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丙寅夏夜 水龙吟(代寿制师贾参政) 水龙吟 家祭词 水龙吟 题芃生天荒地老图 水龙吟 咏荷与佟老同赋 水龙吟 水龙吟 元夜戏咏龙灯 水龙吟 水龙吟 咏柳絮,用坡公杨花韵 水龙吟·题金溎笙辑宋刘师勇表忠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梭鱼 迎门请盗 国开头的成语 易传 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博学审问 言字旁的字 谲宇 見字旁的字 让逸竞劳 口字旁的字 矢口抵赖 雨字头的字 烟波浩淼 百龄眉寿 月客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