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20
经破薛举战地
作者: 李世民 〔唐代〕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回想往年我抱有壮志,手握兵器初次出征。
心随明亮的太阳高升,志向如秋霜般清白。
挥动锋刃如电闪起,战斗在长河决胜。
营地破碎如星沉落,阵列卷起如云裂开。
一挥手令混沌平静,再次举起刀刃灭敌。
如今俯瞰旧原,目光驻足在华美的轩台。
沙土沉积无踪迹,灶台残留旧日痕迹。
浪花映红天空水清,峰崖雾气缠绕莲花昏暗。
世事流转变化迅速,人情世态今昔不同。
我常向前方眺望,抚摸自己聊以自适。
作者介绍: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被誉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使唐朝达到了繁荣的巅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世民的青年时期,反映了他初次出征的豪情壮志和对战场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对过去战斗经历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局势的感慨。
《经破薛举战地》是一首充满豪情的战地诗,不仅表达了李世民个人的壮志豪情,也反映了唐代的战斗精神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诗的开头,李世民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勇气与激情,提到“提戈初仗节”,让人感受到那种初出茅庐的兴奋和紧张。
诗中运用许多生动的比喻,如“移锋惊电起”,形象地描绘了战斗时刻的激烈与迅猛。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将战斗的场景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和他坚定的决心。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战斗结束后状态的反思,沉沙与残痕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无情,流转的世事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常和人情的冷暖。最后,诗人以“抚躬聊自适”作结,表达了在这不断变化的世道中,他对自身的审视与从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李世民对过去战争的回忆与反思,展现了壮志与怀旧,并对世事变迁有所感慨。诗中既有战斗的豪情,又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重要意象: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心随朗日高”中的“朗日”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鲸鲵”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