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8:34
原文展示:
卷帘新月上,林影散微茫。庭草鸣虫近,风灯秋幌凉。长年惟有病,晚岁苦多伤。身世竟何就,吾将问蜀庄。
白话文翻译:
新月升起时我卷起帘子,林中的影子显得模糊不清。庭院中的草丛里虫鸣声近在咫尺,风吹动着秋灯,帘幕透着凉意。长久以来我只与疾病为伴,晚年更是充满了痛苦和悲伤。我的生活究竟成就了什么?我将要向蜀地的庄子请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作者卷起窗帘,看到新月、林影、庭草和鸣虫,感受到秋夜的凉意,从而引发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新月、林影、庭草和鸣虫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中的“长年惟有病,晚岁苦多伤”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长期疾病的无奈和对晚年生活的痛苦感受。最后两句“身世竟何就,吾将问蜀庄”则显示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对庄子哲学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精神寄托的寻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精神寄托的寻求。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新月”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结束 C. 悲伤 D. 疾病
“长年惟有病,晚岁苦多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满足 C. 痛苦和悲伤 D. 希望
诗的最后一句“吾将问蜀庄”中的“蜀庄”指的是谁? A. 庄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孟子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