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晴

《晚晴》

时间: 2025-05-01 05:14:45

诗句

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

鸟雀知春去,牛羊散晚晴。

官闲端欲老,谋拙漫无成。

堂下清溪水,三逢苹芷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4:45

原文展示:

晚晴 张耒 〔宋代〕

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 鸟雀知春去,牛羊散晚晴。 官闲端欲老,谋拙漫无成。 堂下清溪水,三逢苹芷生。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细雨轻轻地洗净了尘埃,夕阳的光芒透过竹林显得格外明亮。 鸟雀似乎知道春天已经过去,牛羊在晚晴中自由散漫。 官职闲散,我几乎想要老去,计谋笨拙,一事无成。 堂下的清溪水中,三次遇见了苹芷的生长。

注释:

  • 裛尘:轻轻地洗净尘埃。
  • 透竹:阳光透过竹林。
  • 晚晴:傍晚时分的晴朗天气。
  • 官闲:官职闲散。
  • 谋拙:计谋笨拙。
  • 苹芷:水生植物,苹和芷的合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慨。通过对细雨、夕阳、鸟雀、牛羊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官场生涯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通过“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的描绘,展现了雨后的清新和夕阳的温暖。诗中的“鸟雀知春去,牛羊散晚晴”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鸟雀和牛羊以情感,暗示了春天的离去和傍晚的宁静。后两句“官闲端欲老,谋拙漫无成”则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

    • 这句描绘了清晨细雨洗净尘埃,夕阳透过竹林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明亮的氛围。
  2. 鸟雀知春去,牛羊散晚晴。

    • 这句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鸟雀似乎知道春天已去,牛羊在晚晴中自由散漫的情景,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傍晚的宁静。
  3. 官闲端欲老,谋拙漫无成。

    • 这句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表达了想要老去和计谋笨拙、一事无成的感慨。
  4. 堂下清溪水,三逢苹芷生。

    • 这句描绘了堂下清溪水中苹芷的生长,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鸟雀知春去”,赋予了鸟雀以情感,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仗:如“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裛尘:轻轻地洗净尘埃,象征清新。
  • 透竹:阳光透过竹林,象征明亮。
  • 晚晴:傍晚时分的晴朗天气,象征宁静。
  • 苹芷:水生植物,象征自然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裛尘朝雨细”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清晨细雨洗净尘埃 B. 傍晚细雨洗净尘埃 C. 清晨阳光透过竹林 D. 傍晚阳光透过竹林

  2. 诗中的“鸟雀知春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的“官闲端欲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生涯的无奈 B. 对自然美的欣赏 C. 对春天的留恋 D. 对傍晚的宁静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晚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无奈,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创作。

相关查询

鲸川八景·冰岸水灯 见星行赠武春卿 念奴矫·送陈正言 送人出牧 御阁端午帖子 其十 送太傅相公居留洛宅 西厅 野步 闻劝农二使渡江访胡丞隐居 狎鸥亭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渗流 走之旁的字 天文数字 广文先生 齲字旁的字 还海 披发入山 风字旁的字 壁结尾的成语 艮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高剑父 打剌酥 狗马之心 包含祖的成语 转眼即逝 刷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