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10:14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
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
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
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
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
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
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
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在这两个繁华的节日里,恰巧相逢在同一天。
雅俗共融,使人欢愉,春光明媚如同约定。
清晨的烟雾弥漫在新街巷,春装满是津河的岸边。
汉宫的烛火已经熄灭,但洛水上的酒杯仍在漂浮。
在花丛中占座,爱柳树就张开帷幕。
华丽的车轮争先恐后地驶出门,轻帘垂挂在道路两边。
三川的云彩如同锦缎般灿烂,四周的山峦如玉般倾斜。
鼓声叠起,远远传来,轻舟划破平静的涟漪。
清谈何其悠然,和气日益融洽。
想见周南的风俗,昔日播下的逸兴诗篇。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编纂的《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他在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且在文学上也有一定成就,诗词风格深沉、典雅,常以咏史抒怀为主。
这首诗作于清明与上巳同日,作者与友人泛舟洛川,借此契机表达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和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会氛围。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与上巳同日的美好场景,展示了春日里人们的欢愉与热闹。诗中以“繁华两佳节”开篇,立刻引入两个重要节日,营造了节庆的氛围。接着,作者描绘了春日的景色,晨雾缭绕,春装满身,这种悠闲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中的“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节日庆祝的余韵未散。接下来的景象描写中,华丽的车轮与轻盈的帘幕,交织出节日的繁华与热闹,给人一种动感的美。
最后,诗人以“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结束,表现了文人之间的和谐与融洽。整首诗不仅是对春日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传统节日的追忆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理想与文化情趣。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节日的欢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展现了士人的情怀与生活理想。
诗词测试:
本诗中提到的两个佳节是什么?
“已散汉宫烛”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华毂争门去”,这里的“华毂”指的是什么?
答案:
对比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忧虑,而司马光的诗则充满了节日的欢愉与宁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