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21
无事凭阑干。玉笛声闲。软红零落暗香残。不道春风馀几日,花已阑珊。砌下落梅寒。怎忍频看。清池春水碧潺潺。一片随波何处去,能否重还。
无聊时我倚在栏杆上,听见那悠闲的玉笛声。那红色的花瓣悄然落下,留下淡淡的余香。没想到春风还剩几日,花已凋零。台阶下的梅花落得寒冷,怎忍心频频回头看。清澈的池水碧波荡漾,一片花瓣随波而去,究竟能否再回来呢?
作者介绍:张珊英,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她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为特征,展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末,桃花、梅花纷纷凋零之际,映射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
《浪淘沙》是一首典型的描写春景和抒发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开篇“无事凭阑干”,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通过“玉笛声闲”引入音乐,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诗中“软红零落暗香残”一语,通过对花瓣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怅惘的感觉,花虽美,但终究会凋零,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春风馀几日,花已阑珊”这一句更是将时光流逝的主题推向高潮,花的凋谢象征着青春的逝去,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跃然纸上。接下来的“砌下落梅寒”,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受,落梅的寒意不仅是对春天的遗憾,也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最后一句“一片随波何处去,能否重还”则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花瓣的漂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追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无事凭阑干”表达的情感是?
A. 忧伤
B. 闲适
C. 愤怒
D. 兴奋
诗中“玉笛声闲”中的“闲”字是指?
A. 忙碌
B. 悠闲
C. 紧张
D. 喧闹
“一片随波何处去,能否重还”所表达的主题是?
A.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生活的赞美
D. 对他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