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58
微雨打扁舟。天气初秋。最难为客五更头。回首家园何处也,梦绕秦楼。倚枕听江流。雁唳芦洲。离情如水几时休。谁似鸳鸯沧海上,不解离愁。
细雨打湿了小舟,天气已经进入初秋,最难熬的是清晨五点钟的孤独。回头望去,家乡在何方呢?梦中常常萦绕着秦楼。我倚着枕头听着江水的流淌,听到雁声在芦苇洲传来。离别的情感如同江水般无尽,究竟何时才能停歇?谁能像那鸳鸯在沧海之上,领悟这种离愁呢?
“秦楼”常常与思乡、离愁相联系,源自古代的爱情故事或诗篇,其中的意象往往表达着对故土的眷恋。鸳鸯寓意着夫妻或恋人,常用来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
作者介绍:何慧生,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苦闷。
《浪淘沙 寄外》是一首充满了思乡情绪的词作,诗人通过细雨、扁舟、初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惆怅的氛围。诗的开头以“微雨打扁舟”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凄清的画面,细雨轻轻打在小舟上,似乎暗示着诗人的内心感受。接着,诗人提到“五更头”,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时刻,清晨的宁静更显得心中孤寂。回首家园的无奈和不知所措,加上“梦绕秦楼”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在情感的抒发上,诗人将离愁比作江水,寓意深长,流淌不息。后面的“谁似鸳鸯沧海上,不解离愁”,不仅显现出对爱情的渴望,更是对现实无奈的叹息。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体情感,也反映了普遍的人生哲理,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离愁别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与思乡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微雨”主要用来营造什么样的氛围?
“离情如水几时休”中的“水”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人借“鸳鸯”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何慧生的《浪淘沙 寄外》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但何慧生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融入了历史的沉思与个人的豪情。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都有独到之处,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