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11:26
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
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
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
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
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
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1:26
作者: 王昌龄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
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
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
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
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
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在卢谿郡南边的夜晚,我停舟泊船,夜里听到两岸羌戎的歌声,那时月黑得让猿猴啾啾作响。
微微细雨沾湿了衣衫,让人感到忧愁。有一位迁客登上高楼,不言不寐地弹着箜篌。
弹出的曲调如同蓟门桑叶的秋天,风沙呼啸,飘扬在青冢之上,将军骑在汗血宝马上。
深入匈奴的战斗仍未停止,黄旗一抹,兵马开始收拢,胡人被杀,尸体如丘陵堆积。
伤病驱使我回到边州,仍披着北漠的羔羊裘,脸色饥饿枯瘦,掩面羞愧。
眼眶中的泪水不断滴落,思念故乡的牦牛肉,欲言却咽喉紧涩。
或许有强壮的人能发声,意在说被边将仇恨,五世以来归附汉主。
碧色毛毡帐篷在河曲游荡,驼队五万,部落繁盛,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棋,静扫阴山再无鸟飞,家中藏有铁券特承优待。
黄金千斤不为所求,九族离散如楚囚,深溪寂寞,弦声苦幽。
草木悲伤,感叹声飘荡,我本东山为国忧虑,明光殿前讨论九畴。
细读兵书,尽心搜寻,为君掌握权谋,洞悉山川无人可比。
紫宸诏书发出远方的怀柔,挥笔如飞霜夺钩,鬼神都不知道其由来。
怜爱百姓如同蚍蜉,朔河的军队必须渐渐撤退,尽量派降兵来拜见御沟。
希望海内和平休戈,何需班超去定远侯,史臣所书自能了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绘战争、思乡和边疆生活,风格豪放而深沉。
创作背景:
《箜篌引》创作于王昌龄的边塞生活时期,受当时社会动荡和边疆战争的影响,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思念。
《箜篌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边疆人的苦闷与思乡之情。开篇以“卢谿郡南夜泊舟”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夜晚氛围,随后以“夜闻两岸羌戎讴”表现出战争的紧迫感和无奈。诗中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如“微雨沾衣”、 “猿啾啾”,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接下来的箜篌弹唱,成为了诗人的自我宣泄,通过音乐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斗的厌倦。诗中多次出现的“战未休”、“胡人积如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诗人不仅对战争的疲惫感到厌倦,更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感到深深的无奈。
在对国家、人民的忧虑中,诗人用“怜爱苍生比蚍蜉”的豪情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感。整首诗在悲痛与期望之间游走,展现了王昌龄深厚的诗人情怀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与厌倦,思乡之情与对百姓的关怀,展现了王昌龄深厚的民族情怀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箜篌引》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昌龄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羌戎”是指哪类人?
A. 汉人
B. 北方游牧民族
C. 南方农民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忧伤与思乡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