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1:52
原文展示:
宿寺 徐玑 〔宋代〕 古木山边寺,深松径底风。 独吟侵夜半,清坐杂禅中。 殿静灯光小,经残磬韵空。 不知清梦远,啼鸟在林东。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树木环绕着山边的寺庙,深松林中的小径上吹着风。 独自吟咏直到深夜,清静地坐着,心中杂念与禅意交织。 殿堂里静悄悄的,灯光显得微弱,经文诵读完毕,磬声悠扬而空灵。 不知道清梦有多远,只听见林东边的鸟儿啼鸣。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080-1148),字子美,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态的淡泊。《宿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寺庙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徐玑夜宿寺庙时,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禅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宿寺》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诗人夜宿寺庙的情景。诗中,“古木山边寺,深松径底风”开篇即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山寺图景,古木、深松、山风,构成了一幅幽静的自然画卷。“独吟侵夜半,清坐杂禅中”表达了诗人独自吟咏至深夜,内心杂念与禅意交织的复杂情感。后两句“殿静灯光小,经残磬韵空”进一步以寺庙的静谧和磬声的悠扬,强化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结尾“不知清梦远,啼鸟在林东”以鸟鸣声作为诗的收束,增添了一丝生机与远意,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宿寺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