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徐照先回江西

《送徐照先回江西》

时间: 2025-05-03 19:41:31

诗句

骨体先如鹤,离家岁已周。

欲知诗思远,曾共楚乡游。

穷过身将老,分携菊正秋。

江西看旧友,归计少迟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1:31

原文展示:

送徐照先回江西 徐玑 〔宋代〕 骨体先如鹤,离家岁已周。 欲知诗思远,曾共楚乡游。 穷过身将老,分携菊正秋。 江西看旧友,归计少迟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你的身姿早已如同鹤一般,离开家乡已经一年。想要了解你的诗思深远,我们曾一起在楚地游历。生活困顿,身体渐老,分别时正值菊花盛开的秋天。回到江西看望老朋友,归家的计划稍稍推迟。

注释:

字词注释:

  • 骨体:指人的体态、风姿。
  • 岁已周:指时间已经过去一年。
  • 诗思:指作诗的构思和意境。
  • 楚乡:指楚地,即今湖南、湖北一带。
  • 穷过:指生活困顿。
  • 分携:分别。
  • 菊正秋:指正值秋天菊花盛开的时候。
  • 归计:回家的计划。
  • 迟留:推迟。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与徐照等人并称“徐门四学士”。此诗是徐玑送别徐照回江西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徐照即将返回江西之际,徐玑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首句以“骨体先如鹤”形容徐照的体态,既赞美其风姿,又暗含对其高洁品格的赞赏。次句“离家岁已周”点明了分别的时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后两句通过对共同游历楚地的回忆,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情谊。末句“江西看旧友,归计少迟留”则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与旧友重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骨体先如鹤”:以鹤喻人,形容徐照的体态高雅,风姿绰约。
  2. “离家岁已周”:指出徐照离家已有一年,时间流逝,增添离别的感伤。
  3. “欲知诗思远”:表达了对徐照诗才的赞赏,希望了解其深远的诗思。
  4. “曾共楚乡游”:回忆两人曾在楚地共同游历,加深了彼此的情谊。
  5. “穷过身将老”:描述了生活的困顿和身体的衰老,增添了诗的悲凉氛围。
  6. “分携菊正秋”:以菊花盛开的秋天为背景,增添了离别的凄美。
  7. “江西看旧友”:表达了对徐照归途的祝愿,希望他能与旧友重逢。
  8. “归计少迟留”:希望徐照的归家计划不要推迟,早日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骨体先如鹤”,以鹤喻人,形象生动。
  • 对仗:“穷过身将老,分携菊正秋”,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归途的祝愿,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不舍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象征高洁、长寿。
  • 菊花:象征坚韧、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骨体先如鹤”形容的是谁的体态? A. 徐玑 B. 徐照 答案:B

  2. 诗中“离家岁已周”指的是徐照离家多久? A. 半年 B. 一年 答案:B

  3. 诗中“分携菊正秋”中的“菊”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照的《送徐玑归江西》:同样是送别诗,可以比较两首诗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诗词对比:

  • 徐玑的《送徐照先回江西》与徐照的《送徐玑归江西》:比较两位诗人在送别诗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和徐照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徐玑和徐照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杨柳枝词 其一 杨柳枝·性命须将自己观 杨柳枝 杨柳枝 其五 杨柳枝词二首 其一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十四 杨柳枝 其三 杨柳枝六首 其二 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杨柳枝词 其一 杨柳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苍走黄 耳字旁的字 结发夫妻 捐助 长往远引 摇头晃脑 舟字旁的字 包含击的词语有哪些 骑跨 柔桑 冲积 包含溲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包含坤的词语有哪些 衰条 习与性成 至字旁的字 包含秀的成语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