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其一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01:07:23

诗句

吴王池馆遍重城,闲草幽花不记名。

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桧待升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07:23

原文展示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其一
苏轼

吴王池馆遍重城,
闲草幽花不记名。
青盖一归无觅处,
只留双桧待升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王的池馆遍布重城,四周生长的野草和幽花都没有名字,显得宁静而幽雅。青盖(指船)归来后却找不到地方停泊,只留下双桧树静静地等待着繁荣的日子到来。

注释

  • 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王,寓意繁华的池馆。
  • 池馆:指王宫或别墅,通常有池塘和建筑。
  • 闲草幽花:闲散的野草和幽静的花朵,形容环境的静谧。
  • 青盖:指船,青色的船帆。
  • 升平:指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亦是一位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在外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家乡和故友的思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繁荣的期望。双桧树作为诗中的意象,象征着长久的等待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以“吴王池馆遍重城”引入,描绘了繁华的场景,随之而来的“闲草幽花不记名”,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仿佛在诉说着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无名。接下来,诗人用“青盖一归无觅处”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故土的思念。而最后一句“只留双桧待升平”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双桧树的存在象征着对未来安定和繁荣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执着与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苏轼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既表现了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映衬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憧憬。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王池馆遍重城:描绘了吴王的池馆遍布城市的繁华景象。
  2. 闲草幽花不记名:生长在池馆周围的野草和花朵显得幽静而无名,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
  3. 青盖一归无觅处:青色的船归来后没有地方停泊,暗示了归属感的缺失。
  4. 只留双桧待升平:双桧树静静地等待着未来的繁荣,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修辞手法

  • 对比: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象征:双桧树象征着坚韧与等待,充满了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与宁静的思考,体现了对未来安定生活的期待与希望,反映了苏轼的深邃情感和对时局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王:象征着繁荣与权势。
  • 池馆:代表着美好的生活环境。
  • 闲草幽花:象征着宁静、无名的美好。
  • 青盖:表示归属和出行的渴望。
  • 双桧:象征着等待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盖”是指什么?

    • A. 船
    • B. 伞
    • C. 房子
    • D. 车
  2. 诗中“只留双桧待升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在的满足
    • D. 对他人的羡慕
  3.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水
    • B. 花
    • C. 树
    • D. 城市

答案: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苏轼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王维则注重于宁静的生活与自然的融和。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发展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谢君贶宣徽用少微今已应星文 燕堂闲坐 好胜吟 邪正吟 谢郑守王密学惠酒 春水长吟 恩义吟 秋怀三十六首 其三十二 首尾吟 其九十五 自谢用此药直从天外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嚎天喊地 老迈龙钟 石泐海枯 尢字旁的字 猛烛 天佑 毅魄 送车 毛字旁的字 达士通人 黑字旁的字 北辕适楚 鳥字旁的字 定局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