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5:56
宿普济寺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京寺数何穷,清幽此不同。
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
广陌车音急,危楼夕景通。
乱峰沉暝野,毒暑过秋空。
幡飏虚无里,星生杳霭中。
月光笼月殿,莲气入莲宫。
缀草凉天露,吹人古木风。
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
童子眠苔净,高僧话漏终。
待鸣晓钟后,万井复朣胧。
这座京城的寺庙数不胜数,而这里的清幽却与众不同。曲江在北边的阁楼旁边,御苑在墙的东边。宽阔的马路上车声急促,危楼在夕阳下显得通透。乱峰在黄昏中隐没于野外,毒辣的暑气在秋空中渐渐消散。寺中的幡旗在空荡荡的虚无中飘扬,星星在迷蒙的夜霭中闪烁。月光笼罩着月殿,莲花的香气飘入莲宫。草上凝结着凉爽的露水,古木间的风轻轻拂过。喝茶可以驱散困倦,听见磬声可以洗净尘蒙。童子在苔藓上安静地睡觉,高僧在讲述时间的流逝。待到晨钟响起,万井又恢复了朦胧。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宿于普济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寺庙清幽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喧嚣尘世的逃离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宿普济寺》展现了唐代诗人刘得仁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普济寺的宁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前两句用“京寺数何穷,清幽此不同”开篇,直接指出京城寺庙众多,但普济寺的清幽却独具一格,营造出一种对比的美感。接着通过“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的描写,将周围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广陌车音急,危楼夕景通”这一句,展现了城市的喧嚣与寺庙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正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疏离。接下来的意象描写更是通过“乱峰沉暝野,毒暑过秋空”描绘出寺外景色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夏秋交替的自然气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丰富的意象以及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内心的沉淀,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逃避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
京寺数何穷,清幽此不同。中“清幽”意指:
A. 热闹
B. 清静幽雅
C. 美丽
填空题
诗中“饮茶除假寐”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喝茶来__。
判断题
“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意在表现城市的繁忙。(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