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6:22
京兆府试目极千里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献赋多年客,低眉恨不前。
此心常郁矣,纵目忽超然。
送骥登长路,看鸿入远天。
古墟烟幂幂,穷野草绵绵。
树与金城接,山疑桂水连。
何当开霁日,无物翳平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多年在外求职的感慨,心中常常郁郁寡欢,虽然偶尔也能看到远方的美好,但内心仍然难以摆脱沉重的负担。送别骏马奔向长途,遥望大雁飞入远空,古老的废墟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广袤的草野绵延不绝。树木似乎与金城相连,山川让人怀疑与桂水相接。何时才能迎来晴朗的日子,让我的视野不再被遮挡呢?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诗赋见长,风格清新且富有哲理。其诗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常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
此诗创作于诗人求职期间,反映了他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社会动荡与个人奋斗的背景,让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愈加深刻。
《京兆府试目极千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盼与现实的无奈。诗开头以“献赋多年客”引入,说明了诗人长期在外求职的身份,带有一种无奈和愁苦。“低眉恨不前”更是道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渴望。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用“送骥登长路,看鸿入远天”来表现自己心中向往的自由与广阔的理想。古老的废墟与草野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氛围,透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此外,诗中提到的“树与金城接,山疑桂水连”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结尾的“何当开霁日,无物翳平川”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最终,诗人向往一个没有遮挡的未来,渴望心灵的解放与开阔的视野。
“献赋多年客”中的“客”指的是:
A. 游子
B. 客人
C. 朋友
D. 学者
诗中提到的“骥”象征:
A. 财富
B. 人才
C. 爱情
D. 地位
诗的最后一句“何当开霁日”表达了: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自然的赞美
刘得仁的《京兆府试目极千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理想与远方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豪情壮志和自然的壮美。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也各有千秋,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