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6:00
诗词名称: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叶公好画龙,龙固不可晤。
安知下其室,惊骇暗楹雾。
昭王亦贸骨,冀以得马故。
相者竞举肥,终然驹远去。
白话文翻译:
叶公喜欢画龙,但龙是不能随便见到的。
怎么知道他在家中,惊呆了暗淡的梁柱呢。
昭王也曾用人头换马,但最终并没有得到马。
那些相士们争相举荐肥壮的马,结果骏马还是远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与之,号石隐,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探讨。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引用,抒发对当时世态人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叶公与龙的关系,映射出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叶公热衷于画龙,但当真正的龙出现时却无法面对,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崇拜与惧怕。接着通过昭王的故事,展现了在追求名利时所付出的代价,最终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各类生动的意象与典故,表现了人们在面对追求与现实之间的迷茫与挣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描绘,传达出对人性的思考,表现出在追求美好事物时的无奈与挫折,最终引发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叶公好画龙中的“龙”象征了什么?
A. 理想
B. 恐惧
C. 现实
答案:A
昭王用人头换马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A. 贪婪与代价
B. 忍耐与坚持
C. 友谊与背叛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驹”最终如何?
A. 远去
B. 留下
C. 死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