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5:24
不遣西楼对玉函,
宋谯频缀副车衔。
今年重污花前酒,
犹是扬州别驾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不愿意让西楼的景色与玉函山相对而望,似乎是怀念过去的美好。每年在这里的酒宴上,依然是那身扬州的别驾衫,尽管今年的酒席却显得有些污浊,带着些许伤感。
诗中提到的“扬州别驾”反映了宋代地方官员的身份,别驾是对地方官员的一种尊称,常用于诗词中以表示对官场的向往或怀念。同时,“花前酒”也常见于古诗中,象征着美好时光与欢聚的场合。
晁补之(字允和,号止庵),宋代初期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晁补之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谯都对酒忆玉函山》展现了晁补之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不遣西楼对玉函”,即表明诗人不愿意让现实的美景与回忆中的美好相对比。这里的西楼与玉函山,象征着孤独与美好,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接下来的“宋谯频缀副车衔”,则隐含了对往日身份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回忆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失落感,尤其是“今年重污花前酒”,用“重污”来形容当下的酒席,暗示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最后一句“犹是扬州别驾衫”,不禁让人联想到曾经的风光与荣耀,然而如今只剩下回忆中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思索,折射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中的“玉函”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回忆
C. 官员的身份
D. 诗人的孤独
“今年重污花前酒”中的“重污”指的是什么?
A. 酒已变质
B. 过去的美好
C. 现实的失落
D. 未来的希望
诗人提到的“扬州别驾衫”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成就
B. 诗人的失落
C. 诗人的身份
D. 诗人的情感
可以将晁补之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晁补之更加强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孤独与自由的向往。此种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