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6:37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母氏劬劳,宁不我顾。
兄弟无远,惟予与女。执子之手,此夕何夕。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
子之清扬,麻衣如雪。载驰载驱,出宿于干。
揆之以日,体无咎言。既差我马,远送于野。
敦彼独宿,于林之下。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陟彼高冈,或降于阿。瞻望弗及,独寐晤歌。
展转反侧,不平谓何。显允君子,洵美且异。
温其如玉,干禄岂弟。春日载阳,薇亦作止。
睍睆黄鸟,嘤其鸣矣。
这首诗表达了对弟弟赴举的情感,开篇提到生于父母之下,母亲辛勤劳作,难道不该关心我吗?兄弟之间并不远,只有我和你。握着你的手,这个夜晚是何等的时刻。我心中充满了忧虑,哀叹弟弟的行役。那日的风烈,吹得飘扬的衣衫如雪。你在马背上奔驰,露宿于干旱之地。看日子过得如常,身体无病无痛。既然让我送你,那么就远送到野外。彼此依依不舍,在林下独自宿营。没有衣服没有褐裳,不再追念往昔。登上高冈,或降于山坡,眺望无法触及的远方,独自入睡,歌唱。辗转反侧,心中不平又怎么?愿君子显赫,真美且非凡。温润如玉,何愁不得志。春日阳光普照,薇花也开得正好。黄鸟在鸣叫,宛如歌唱。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文,号称山人,宋代诗人、词人,官至太常博士,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弟弟赴举之际,表达了对弟弟的关心与不舍。反映了家庭亲情与个人使命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通过对家庭的描绘与对弟弟前途的担忧,展现了浓厚的兄弟情谊与对前途的期望。诗中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展转反侧,不平谓何”一联,生动地表达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与后半部分的“显允君子,洵美且异”形成对比,表现了对弟弟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盼。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意象生动,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深厚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弟弟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深厚的家庭情感与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执子之手”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黄鸟”象征什么?
诗的情感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